Alan Sensue
有時,我們(技術服務)會收到客戶反饋,在開發新方法或嘗試現有方法時無法滿足檢測限的要求。他們就如何達到這一限制征求意見。結果,我決定提供一些非常通用的指導方針,當我開發GC方法時,我將遵循這些指南。
在本文中,檢測限的主題僅限于能夠為特定化合物實現特定信號/噪聲(S / N)比率*,通常范圍從S / N至少2.5到10左右。有時也將其稱為儀器檢測限(IDL)。檢測限的主題可能非常復雜,因此在查看以下內容時,請先不要考慮質量問題,而應考慮優化儀器的靈敏度。
*有些人認為信號/噪聲比是一個過時的行業標準,特別是在使用質譜儀(MS)或MS / MS進行檢測時。
與在實驗室中執行的大多數程序一樣,通常有多種方法來完成相同的任務。這些是我為優化GC的靈敏度而采取的步驟。
1. 確保根據儀器制造商的建議測量和調整所有氣流。您可能需要儀器能夠滿足所需限制的所有靈敏度。
請記住,較舊的儀器可能不如新儀器那么靈敏,因此如果您難以達到檢測限,請詢問儀器制造商和/或檢測器制造商您的特定儀器是否具有必要的靈敏度。
進樣技術很重要。通過不分流模式進樣或冷柱頭進樣,您將獲得最大的靈敏度。對于某些類型的進樣口,可以進行大體積進樣,但不要只是注入更多進樣以克服優化儀器所需的步驟。
為獲得最大靈敏度,請確保檢測器清潔,如果需要,請更換任何磨損或發生故障的部件。如果要開發方法,請確保選擇最合適的檢測器
2. 遵循現有的方法時,請確保遵循方法中列出的每個步驟。不要跳過步驟,不要修改步驟,也不要急于完成這些步驟。他們是有原因的。如果開發方法,有經驗的人是寶貴的資產。確保為相應的人員分配任務。
3. 如果是現有方法,則應在方法中列出一個或多個柱選項。如果您正在開發一種新方法,您是否已進行盡職調查以選擇合適的色譜柱,或至少是一種能夠進行必要分離的色譜柱?
如果您只是分析一種或幾種化合物,可能只需要一個15米(或更短)的GC色譜柱。然而,隨著化合物數量的增加,或基質變得更復雜,通常優選更長的柱。請記住(一般來說)具有最小ID(內徑)和最薄液膜/相的最短GC色譜柱通常會為每個峰提供理想信噪比,因此靈敏度最高,因為(理論上)該色譜柱應提供最低的流失和最尖銳的峰形。但是,有時需要較長的具有較厚膜的柱,例如為了分離,尤其是當存在早期洗脫化合物和/或需要更大的柱容量時。
4. 儀器優化并選擇合適的色譜柱后,開始初步測試。我首先準備一個(相對)高濃度的化學參考標準,以確保儀器檢測到峰,以便我可以確定保留時間。注入高濃度還應有助于“填充”化合物將接觸的表面(柱,進樣口襯管等),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未來進樣的活性位點并幫助穩定系統。只是不要忘記注入空白(通常是純溶劑)以確保殘留不成問題。
作為一般規則,如果可能,您可能希望化合物洗脫在基線最低的位置,以獲得理想信噪比。該區域通常是在溶劑峰完全從色譜柱中洗脫出來之后,而GC柱箱處于相對較低的溫度(這使色譜柱流失最小化)。
在此步驟中,不應對載氣流速進行任何更改,因為此參數應已經過優化。但是,您可能需要優化GC柱箱升溫速率以進行化合物分離,或其他GC溫度,以防止諸如化合物/樣品基質濃縮(可能導致鬼峰),或最大限度地減少熱敏性化合物分解等問題。有時在分析實際樣品之前不會知道這一點。
5. 一旦確定了合適的GC溫度和升溫速率,每次進樣時降低化學參比標準品的濃度,直至達到每種化合物允許的最小信噪比。這可能是您的特定儀器可能的最低限度。您甚至可以考慮僅使用信噪比(S / N)不小于10的較高濃度標準,以留一些余地,防止儀器在分析樣品后靈敏度 降低。
6. 執行步驟1到步驟5后,是時候確定是否可以達到現有方法中列出的檢測限。請記住,這些限制通常包括樣品量和樣品制備/濃度,而不僅僅是步驟5中所述的化學參考標準的檢測限。例如,假設您能夠在柱上檢測到1ppm(百萬分之一)的化合物xyz。通過樣品制備,無論是通過萃取和/或濃縮還是其他方法,您都可以將樣品濃縮100倍,您的新限制將是0.01ppm或10ppb(十億分之一)。
7. 一旦注入樣品基質,希望無需進行任何修改以優化儀器、樣品制備或分析,但是對于臟的基質,通常需要添加某種清理步驟。在極端情況下,樣品制備可能需要完全改變,例如從萃取/濃縮到SPME或頂空(化合物沸點將是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
要詳細說明這個主題,請考慮一旦樣本基質發揮作用,化合物響應可能發生的三件事:
a. 化合物響應沒有變化。這是理想的情況。
b.化合物響應降低或化合物可能完全消失。這是最糟糕的情況。除非通過樣品清理或更換樣品制備進行校正,否則分析將變得不可能。如果在注射參考標準時就發生這種情況,您可能需要考慮更加極端的措施,如冷柱頭進樣,甚至切換到HPLC或其他一些分析方法。
c. 化合物響應增加。這不是理想的情況,但通常不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問題。有些人可能將此稱為“基質增強”或“基質效應”。我一直認為這種效應是由基質覆蓋化合物活性位點引起的,但我不確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會繼續注射樣品(含有基質),直到化合物響應穩定。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