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部長苗圩透露出明確信號,進一步降低
制造業增值稅稅率、實施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等政策將出,
制造業將迎來高質量發展機遇。
同時,中國智造正在持續探索進行中,多項利好政策頻頻出臺。目前,國內各個行業都已經有制造龍頭企業開始密集布局人工智能。
業內預計,2019年我國制造業數字轉型支出將超2000億元,到2025年企業應用云化率和人工智能利用率均將達到90%。預計數據、智能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將催生數個十萬億級產業。
在此背景下,作為制造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制藥
機械設備行業,也將在多項重磅支持下迎來高質量、智能化發展的機遇。
在高質量發展方面,根據2019年七大重點工作的部署,“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這一項被列為關鍵任務。
其中明確要求,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增強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加大對中小企業創新支持力度,形成有效的創新激勵機制。
在此任務推動下,我國制藥
機械設備行業也亟待從制藥機械大國走向制藥機械強國,增強制藥機械設備技術的創新能力,打破依賴進口設備、進口技術的局面,龍頭企業可以采取校企、企業和企業合作的形式進行技術探討和交流,推動設備創新和工藝升級,中小型企業可以抓住政策支持機遇,從單純的仿制、重復、低水平生產轉向高質量生產。
另外,2019年我國將有多項制藥機械設備標準落地,屆時也會引導我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高質量、高標準發展。
在智能化方面,大力推動智能制造是2019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其中包括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研制推廣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完善推廣兩化融合管理標準體系,支持引導利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制造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重點培育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制造業“雙創”新模式;推行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掛帥”機制;抓好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促進工業大數據發展和應用等。
實際上,我國制藥機械工業還處于工業2.0水平,與德國的工業4.0水平相差甚遠。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在差距懸殊的的當下,我國制藥機械設備企業還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當前政策形勢、行業發展進度、企業自身實力等條件,進行數字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探索,逐漸過渡到人工智能的初級化階段。
另外,業內透露,我國下一步將加速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改造,推動重點行業數字化升級,引導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
相關專家表示,當前我國制藥機械設備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可能要朝兩個方向走,自主能力強的大企業可以憑借實力進行轉型升級,而中小型制藥機械企業可能要通過平臺培育、行業應用案例的打造來展開,逐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