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需求高速增長驅動印度能源戰略

作者: 2019年01月14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2018年印度GDP增速達到7.3%,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尤為顯眼。快速發展的背后,是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長和油氣對外依存度的持續升高?! ∧险岢觥叭蝾I導大國”的戰略目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2018年印度GDP增速達到7.3%,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尤為顯眼??焖侔l展的背后,是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長和油氣對外依存度的持續升高。

  莫迪政府提出“全球領導大國”的戰略目標,在能源領域力圖搭建一個全球規模的能源網絡,在未來“能源供應西移、能源需求東傾”的世界能源格局重塑中,通過“買方市場”地位的實現,助力印度從“地緣政治制衡力量”向“具有影響力的世界大國”轉變。

  近年來,西方不斷鼓吹“龍象之爭”,對印度和中國在發展動力、路徑和模式等方面的對比似乎從未停止。可以說,厘清印度能源戰略、正確認識其“全球能源買家”定位,找到中印能源領域的戰略契合點,對推動中印合作共贏、實現亞太地區穩定有重要意義。

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是主線

  進入21世紀后,印度經濟高速增長,能源短缺問題成為重要制約并持續存在。以2017年為例,世界銀行報告顯示,電力短缺給印度經濟帶來的損失接近其GDP的7%。多年來,印度的決策者制定了一系列能源政策,以解決能源短缺問題。印度前總統卡拉姆提出,印度到2020年全面實現“能源安全”,到2030年徹底實現“能源獨立”。

  第一,建立石油戰略儲備。2004年印度內閣就做出決定,建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機制,以防止因國際局勢動蕩而導致供給中斷,其最終目標是保證在無進口的情況下滿足印度90天使用的戰略石油儲備。除國家儲備外,印度政府還鼓勵有能力的能源企業儲備石油。

  第二,尤為注重新能源發展。提出新能源裝機容量由目前的6000萬千瓦提升至2022年的2億千瓦這一宏大目標,并從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新能源補貼政策和激勵制度、設立專門的新能源管理部門、加大新能源科技投入力度、開展新能源國際合作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第三,大力提倡節能增效。印度政府自上而下積極推動全民節能,并采取了包括提高燃煤發電廠能效、推進公共交通建設在內的一系列手段,尤其是于2005年通過了《能源節約法》,以法律手段強制社會進行節能,并在電力部專門設置了能源效率局。

  第四,頒布更寬松的許可證制度。印度政府強調利用法律、金融、市場等宏觀調控手段促進能源,特別是油氣的生產、管理與消費;著重采用監管與服務相結合的形式,頒布更寬松的許可證制度,鼓勵更多的外資和私營企業參與印度本土油氣資源勘探、開發。

  第五,提升國有大型油氣公司的國際競爭力。印度政府鼓勵其參與國際能源投資與開發,并著力構建周邊地區的油氣供應網絡,積極探討建立亞洲國家能源對話與合作機制。

全面推進多元化能源外交戰略

  印度持續推進“控制印度洋、攜手近鄰、穩住中東、北望中亞俄羅斯、大力發展非洲拉美”的多元化能源外交戰略。印度歷屆決策者都將控制印度洋作為其實現大國戰略的重要途徑。印度的印度洋戰略強調通過海軍控制或影響印度洋東邊的蘇伊士運河、霍爾木茲海峽,以及東邊的馬六甲海峽、巴士海峽等重要的海上貿易運輸通道,這也是國際能源的海上生命線。同時,數據顯示,印度洋海域是世界最豐富的海洋石油產區之一,占全球海上石油總產量的1/3??梢哉f,印度的海洋戰略是其能源外交的重要考量。

  東南亞是印度“東向能源外交”的優先方向,以越南和緬甸為重點。而在“西向能源外交”方面,印度始終將中東地區視為能源外交的重點方向,主要通過首腦外交的方式與伊朗、沙特等國簽署能源合作框架協議。同時,西非、北非地區也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印度以“援助換石油”模式開展對非洲國家的能源外交。

  俄羅斯、中亞和高加索地區豐富的油氣資源是印度“北向能源外交”的主要驅動力,參與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和推進油氣管道建設是印度開展這一方向能源外交的重點。一是參與相關國家的油氣勘探開發;二是推進北線能源戰略通道建設。

  同時,印度積極進入美洲能源市場。2005年,印度與美國啟動了雙邊能源對話,加大雙邊能源貿易和投資。2007年,時任巴西總統盧拉訪印期間,印度天然氣公司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簽訂合作勘探協議。此外,印度還借助金磚國家峰會、G20峰會、亞洲天然氣伙伴峰會等一系列機制和平臺,開展了一系列的能源外交。

“全球買家”定位的研判和思考

  相比印度經濟增速,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短板十分明顯,而這些也正是全球能源市場的重要增長極之一?!叭蛸I家”需要的不僅是能源資源,而且包括能源戰略推進能力、能源產業技術和產能及環境污染控制能力等。

  第一,跨境油氣管線建設執行阻力大。印度政府積極推動“丁”字形國際油氣運輸走廊的規劃建設,其西線是著名的伊朗—巴基斯坦—印度(IPI)油氣管道計劃,該計劃自20世紀80年代提出至今仍停留于紙面。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不斷給印度施壓以實現孤立、制裁伊朗的目標;另一方面,印度擔心印巴關系惡化時,巴方會借此管道掐斷對印度的能源供給。

  “丁”字走廊的北線是面向中亞的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TAPI)油氣管道計劃。中亞是印度替代中東能源供應的首選地區,同時也符合美國“阻撓中俄在中亞經營”的能源利益,但是由于受阿富汗國內局勢動蕩的影響,北線計劃始終被擱置。

  “丁”字走廊的東線是面向東南亞的緬甸—孟加拉國—印度(MBI)油氣管道計劃。雖然緬、孟、印三國能源部長早在2005年1月就達成了修建跨國管道的共識,但由于孟加拉國要價過高的因素,導致正式協議遲遲未能簽署。

  第二,煤炭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仍是印度的主體能源,但其“量足質低”的現象十分突出。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未來5年,全球煤炭消費年均增速在0.2%左右,而印度高達3.9%,主要源于發電和鋼鐵行業用煤。雖然印度煤炭資源占全球總探明儲量的9.4%,但品質不佳。動力煤普遍存在灰分高、熱值低的特點,有數據表明,印度高位發熱量低于5100卡的煤炭產量高達74%以上。

  近年來,印度煤炭進口量不斷攀升。澳大利亞礦業協會數據顯示,印度2017年動力煤進口量達1.37億噸,預計在2018年增加至1.45億噸,未來幾年都將保持上升趨勢。另外,印度煉焦煤儲量低、品質差,未來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需求,也將導致印度焦煤進口規模持續增加。

  第三,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以工業化帶動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一般都面臨著能源消費激增帶來的環境污染難題。法新社統計的全球污染最嚴重的15座城市中,印度竟包攬了14座,新德里已成為全球環境最差的首都。莫迪提出“印度制造”戰略,力爭2022年實現制造業占GDP比重25%的目標,環境污染問題亟待解決。

  不過,印度的地理條件賦予其發展風、光等非化石能源的優勢。隨著全球光伏制造成本和價格的快速下降,印度光伏發電成本已經大面積低于傳統能源。未來兩大瓶頸擺在眼前,一是以印度當前的能源基礎設施發展情況,能否支撐新能源短時期內的爆發式增長;二是新能源產能不足,太陽能發電300萬千瓦的年制造能力和年均超過2000萬千瓦的裝機增長需求相差甚遠。

  第四,印度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居全球首位,能源領域同樣突出。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報告,全球10.6億左右的無電人口中,印度就有2.7億。研究數據顯示,印度在輸配電環節的損耗率高達22.7%,是世界上輸配電損耗最高的國家之一,境內幾乎所有邦的輸配電損耗率都超過15%,嚴重的甚至超過50%。相比印度經濟體量,其電網運行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中印能源合作展望

  穩定的中印關系是未來亞太地區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的關鍵。未來一個時期是中印加強戰略合作、共同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機遇期。中印能源合作是潤滑劑,也是我國引領世界能源命運共同體構建的重要契機。

  具體來看,我國能源企業要以戰略性眼光布局印度能源市場。莫迪政府于2017年啟動了印度史上最強稅改政策,著力打破各邦之間的關稅障礙,降低行政摩擦成本和尋租空間,大幅提升了印度市場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2018年,印度境內的國外直接投資總額為378億美元,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股市也領漲全球。

  未來,隨著印度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能源需求和生態環境的矛盾會日益明顯。而我國在實現能源環境協調發展,打造現代能源經濟體系方面已具備產業基礎。在煤炭清潔利用、新能源全產業鏈制造、煤化工技術、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智能電網技術等方面,印度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我國能源企業有必要提前謀劃,在海外投資“本地化”方面深耕細作,保證資產效率和安全。

  同時,油氣資源對保障中印兩國的能源安全不可或缺,未來應更加重視“一帶一路”倡議和印度能源外交的戰略對接。我國應該用好在巴基斯坦和中亞等地區的影響力,參與印度相關油氣管線建設。同時,以互惠互利為出發點,利用印度在南亞地區的地位,積極推動我國西向和西南向的能源合作。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