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作好“聯”字文章 構建礦業資源命運共同體

作者: 2019年01月11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2018(第六屆)中國國際礦業發展高峰論壇日前在北京召開。中國礦業聯合會原常務副會長王家華介紹,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更加復雜,存在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就中國礦業而言,現狀是大還不太強盛,全還不太堅固,
2018(第六屆)中國國際礦業發展高峰論壇日前在北京召開。中國礦業聯合會原常務副會長王家華介紹,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更加復雜,存在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就中國礦業而言,現狀是大還不太強盛,全還不太堅固,國際化水平高還不太深邃,行還不太穩健,中國礦業應該行動起來,以聯姻、聯心、聯手為紐帶,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的共建,共同構建資源命運共同體。
  香港礦業協會會長孫鐵民認為,目前中國國內經濟運行下行壓力非常大,國際貿易斗爭進入到深水區,中國新的環保政策對礦山企業產生重大影響,有的礦山企業已經關閉,有的勘探企業無工可做。在礦業“寒冬”的時候,需要探討未來發展的思路和市場的方向。

全球礦業引擎在中國
  王家華指出,中美“阿根廷共識”達成后,目前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一是中美兩國貿易具體磋商的可變度,二是中美兩國長期互利合作的穩定度等可變性,對礦業投資有很大的損害,因此礦產資源無論是并購、收購,前景都不確定。就中國礦業而言,聯姻、聯心、聯手共同構建資源命運共同體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一,中國的發展階段到了工業化中后期,礦業資源需求已不是經濟的主要瓶頸,鋼鐵、煤炭去產能表明礦業正在走下坡路,這種說法不正確。應該指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是淘汰落后產能,與礦產資源需求并無邏輯關系。即便是鋼鐵和煤炭的產能,由于前幾年擴張過猛,現在需要做出調整,但并不是所有的礦產品的產能都在收縮,比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礦產正在迅猛發展。即便是去產能的鋼鐵行業,2017年的鋼鐵產量仍同比增加了5.7%。根據科學預測,今后30年中國對礦產資源的剛性需求要大大高于前30年,應該對礦業保持足夠的信心。
  第二,市場化配置全球礦產資源必將是中國今后的主導方向。中國礦產資源要立足于國內,而“走出去”則是主導方向,這是堅持和維護經濟全球化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發展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從全球經濟發展來看,由于貿易戰,世界銀行預測2019年全球的經濟增長會下降,所以2019年全球經濟情況可能比2018年更加嚴峻。因為,全球經濟增長跟某個區域經濟增長有關聯,但又有區別。在未來十年當中,中國對礦產資源的剛性需求保持低速增長,比如有的礦種需求已經到了“天花板”,但大部分礦產資源需求仍舊上升,所以全球的礦業引擎還是在中國。
  王家華強調,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全球性的,科技革命開始替代很多傳統的資源,比如電動車出現,石油、油氣需求就會降下來。就新興產業礦種來說,正從春天向夏天邁進,新興產業礦種肯定有大發展。
  
需要建立資源命運共同體
  有觀點指出,現在礦業應該說和中國經濟一樣進入新常態,說礦業進入“寒冬”或者“冬天”都不充分,主要因為:第一礦業行業門檻高了,第二礦產資源載體扁平了,第三礦業融資成本貴了,第四礦業投資增值風險大了。
  王家華認為,今后的十年是關鍵的十年,是中國在全球礦業中重塑新格局的十年。客觀分析來看,2017年以來中國礦業總體表現用“反彈”或者“恢復性增長”概括比較貼切。但是,無論是開發國內礦業還是開發國外礦業必須了解大勢,逆大勢向上在某些方面可以,在傳統方面逆大勢而上肯定要栽跟頭。其中,關于中美貿易摩擦帶給中國資源問題的思考:一是資源問題是國際爭端中重要的博弈工具甚至終極目標。當前,資源問題在國際關系當中的比重在降低,但資源問題已經成為絞殺競爭對手很重要的工具。二是貿易摩擦對資源問題有重大的溢出效益。中美貿易摩擦對礦產品總體影響不大,但對中國礦產品出口影響比較大。現在,美國制裁中國的商品中礦產品所占比例不大,但是重大的溢出效益將導致全球礦產品價格下降。三是資源問題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布局。中國現在就要開始資源布局,盡管存在不確定因素,但能看清楚的問題:境內境外統一布局;確立戰略支點和戰略選區;要有一定的提前量,尋找伙伴,篩選項目;與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國際產能合作有機結合起來;用市場方式作為配置全球資源的主要手段,加速建設和完善中國礦業資本市場。四是建立資源命運共同體是合作型博弈的方向。
  隨著礦產資源剛性需求的增加,中國必須同發達國家的經濟體以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體建立命運共同體。北京雨仁律師事務所主任、創始合伙人欒政明則表示,從全球和中國的情況來看,整個礦業處于混沌的無序狀態,但無序狀態也是一種正常的狀態。只有看到無序未來的機會,才能在無序中走向有序。
  
礦業“走出去”是大勢所趨
  礦業作為資本密集型高風險投資行業,如果投資失敗,輕則返貧,重則破產,甚至身陷牢獄。但是,所有的成功都很難復制,所有的失敗都可以想辦法避免。北京陽光創譯語言翻譯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國認為,在中國礦業“新周期、新常態”的狀況下,國內很多礦業企業只有生路,沒有活路。從長遠來看,中國大多數企業要么轉行,要么建設綠色礦山,要么走向海外,這是一個大的方向。一是中國經濟增速減緩,過剩設備和過剩資源都要求向海外轉移。二是中國高速基建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已經結束,水泥需求量減少,“金山銀山”環保要求礦區變成自然保護區。三是“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基礎建設需要水泥,需要發電,對各種礦產品存在剛性需求。但是,中國很多企業“走出去”栽了大跟頭,導致很多項目虧損嚴重。
  呂國表示,“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是大勢所趨,企業只有“走出去”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因此,中國礦業企業“走出去”:一是戰略上不吃“全魚”,不宜用有限的資源做無限的事業。二是戰略選擇上確定礦業項目“走出去”還是在國內。三是知道政治風險是境外礦業項目最大的風險。四是礦業產業鏈需要上下游、同行、競爭者、國內外、政商學整合。五是戰術上“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六是礦業投資就是投人員、投團隊。七是注重境外礦業項目礦種以及國家地區的選擇。八是人工智能對礦業項目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九是謹防境外礦業投資“陷阱”。
  王家華強調,不管是礦業的“春天、夏天、冬天”,該“走出去”還要“走出去”。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一個渠道,但事實證明單打獨斗“走出去”基本會輸。因此,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必須實施群狼戰術,在“頭狼”的帶領下戰勝“老虎”。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