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中國制藥機械行業幾乎處于手工階段,當時的國內制藥企業都要依靠歐美進口設備來生產藥品,因為國產制藥機械無法滿足藥廠的需求。不過,隨著醫藥工業的發展,制藥機械行業已脫離手工階段,步入正軌。專家表示,從技術、制造水平看,目前,中國制藥機械行業在全球處于第二的位置,但距離歐美還有一段距離。
但與以往相比,中國制藥機械行業能夠揚長避短,搶抓機遇,行業細分領域正朝著“小而專、專而精”的方向靠攏,藥機企業,尤其是龍頭企業則向“精而強”的目標前進。
細分領域向“小而專、專而精”方向靠攏
中國制藥機械行業能夠生產8大類3000多個品種規格的設備產品,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加,許多業內專家認為,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制藥機械生產大國。而在細分領域方面,盡管某些領域很小,但專業度卻越來越高,這些細分領域的藥機企業也走上了“小而專、專而精”的道路。
比如專注于
離心機研發和生產的企業,該企業擁有悠久的生產歷史,雄厚的技術力量。在企業發展歷程中,為制藥行業研制出了提取方便的2000ml圓杯,并配有316l不銹鋼材質的離心杯,被制藥企業所認可。
如今,該企業已成為國內
離心機行業的“專家”,并在滿足國內銷售的同時積極拓展國際市場。而對于其生產的離心機產品,國外企業也給予了高度肯定,并與其建立了廣泛的技術合作關系。
離心機只是一個案例,在多年的發展中,尤其是近幾年,中國制藥機械各細分領域都在進一步升級。比如壓片機,我國壓片機的品種規格、產量等都在全球壓片機領域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相關企業通過自動化技術、數控技術、傳感器技術等,初步實現了壓片機的智能化、柔性化和精密化。
“一次小革新、小創造、小發明都將成為藥機企業切入市場的關鍵點。”業內表示,在技術快速升級的當下,期待各細分領域能夠涌現出更多的創新設備,推動行業精良發展。
龍頭企業向“精而強”目標前進
中國制藥機械行業要想實現精而強的目標,就要用技術作為保障,這當中離不開藥機企業的技術創新,更離不開龍頭企業的攻堅。
為了將所處領域做大、做強,有大型企業就攻堅醫藥高新技術心臟,形成了核心技術產品線,包括無菌醫藥機器人、無菌隔離技術、口服液全自動化解決方案等。
專家表示,目前制藥機械行業都在向工業4.0前進,但國內工業化水平整體處于2.0階段。而龍頭企業為趕上國際行業發展步伐,投入了大量資金,布局制藥機械高端技術,支撐企業向工業4.0的方向發展,同時,也推動中國制藥機械行業的升級轉型。
不過,從當前情況看,若想以更快的速度推動制藥機械行業的“精而強”,僅靠龍頭企業并不夠,還需中小型企業的合力發展。其中,就要淘汰技術水平低,耐久性差、配套設備缺乏的產品,然后結合我國實際,開展深度創新,從而助力行業進入持續、理性、穩定的增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