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由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承包的內蒙古聚實能源公司20萬噸/年費托合成化學品項目在內蒙古阿拉善經濟開發區舉行中交儀式,標志著我國首套氣化焦鈷基費托合成裝置進入生產準備階段。該項目為國家“十三五”焦化產業轉型升級示范項目之一,也是內蒙古傳統煤化工產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
據內蒙古聚實能源總經理張春軍介紹,該項目總投資約37億元,占地510畝,年可消耗氣化焦原料80萬噸。其主要工藝流程是原料焦炭經過氣化、壓縮凈化等工序得到合格煤氣,再經過費托合成、加氫精制、產品分離生產出合格成品。其中,費托合成裝置在國內首次采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鈷基催化劑固定床費托合成工藝,產品以直鏈烷烴為主,廣泛應用于潤滑劑、醫藥制品、橡膠、PVC、化妝品、標準試劑、食品包裝等新材料和生物科技領域,可以改變我國此類產品依賴進口的局面。
張春軍告訴記者,項目于2016年4月開工,目前完成“三查四定”實現中交,將在今年2~5月開展單機和聯動試車,6~7月實現全線投料投產并產出合格產品。
三聚環保董事長劉雷介紹說,費托合成是一種煤間接液化技術,目前國內生產裝置均是以煤為原料的鐵基費托合成工藝。鈷基工藝與鐵基工藝相比,具有較高的鏈增長能力,產物多為重質烴。其優勢是不易積炭中毒、生成低碳烯烴,含氧化合物少、CO2生成的選擇性低、反應條件溫和。此前,該技術已在黑龍江七臺河隆鵬公司焦化裝置側線上實現產業化試驗,產出合格費托合成油和費托蠟產品。
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楊文彪表示,該項目的實施,有望大幅提高我國低階煤資源利用率,不僅能使當地焦化企業走出困境,也可為國內焦化與煤化工行業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一條新的可借鑒路徑。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