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周期行業景氣度持續下滑,舊的推動力將喪失,加上今年較高的基數,如何實現持續增長?從當前運行情況來看,明年工業品的運行情況不容樂觀。
國家統計局12月27日發布數據,2018年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1.8%,11月份當月利潤下降1.8%。
一 個不容忽視的信號是,原本拉動工業利潤增長的“三駕馬車”已經出現明顯減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比后發現,石油開采行業利潤增幅從前10月的3.7倍 降至前11月的3.3倍,同期鋼鐵、建材行業利潤增幅則分別從63.7%降至50.2%、從45.9%降至44.2%。
正如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所言,工業品量、價的回落,成為了拖累工業利潤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經 歷去年地產集中去庫存后,今年初進入‘建庫存’狀態,所以前三季度新開工數據表現很好,這也帶動了相關初級產品的需求,相應對工業品價格形成支撐。”12 月27日,中大期貨首席經濟學家景川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但是四季度開工放緩,加上對未來預期較差、制造業投資意愿降低等因素,支撐開始消失。
工業品價格大幅回落
“新增利潤主要來源于石油開采、鋼鐵、建材等行業。”何平指出。
數據顯示,1-11月份,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石油開采行業利潤增長3.3倍,鋼鐵行業增長50.2%,建材行業增長44.2%,化工行業增長19.1%,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1%。這5個行業合計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76.6%。
與1-10月份相比,幾大帶動行業發生改變,拉動力之一的石油加工行業被調出,專用設備制造業則被調入。
另外幾駕“馬車”增速也出現了明顯下滑,其中化工行業利潤增幅較前10月下降了3個百分點,鋼鐵行業利潤增幅則下降了13.5個百分點,成為下降最為明顯的主力行業。
12月27日提供的數據顯示,包括螺紋、方坯等在內的七大主要品種,1-10月鋼鐵企業噸鋼毛利潤均值為732元/噸,到今年11月時這一指標已經降至442元/噸。
除了何平、景川共同提及的“量”的問題外,價格方面的變動更為直觀。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今年11月,國內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下跌13.08%,Brent原油期貨主力合約下跌20.81%。
產品價格的下跌,直接作用于石油開采、鋼鐵兩大行業的利潤率,而這兩個行業又是國外和國內上漲最為明顯的行業。
其他行業中,僅有水泥價格表現相對強勢。據數據,全國P.O 42.5散裝水泥全國均價11月漲破480元/噸,高于今年年初水平。
但是,孤木難支,工業品量價回落背景下,工業利潤增長遇到“瓶頸”無法避免。
對比國家統計局歷史數據可以看出,工業利潤近年增長過程中,作為權重的周期行業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如今工業品價格開始回落,意味著原有支撐工業利潤增長的驅動力在逐步弱化。
“與本輪工業品價格上漲相伴的是,國內供給端受去產能、環保政策不斷出現收縮。今年下半年開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環保整治進入鞏固成果的狀態,難以繼續加碼,推升工業品上漲的條件隨之喪失,對價格的支撐力度明顯小于前幾年的持續收縮階段。”景川分析稱。
短期內還看不到扭轉的跡象。景川指出,結合12月工業品的運行情況來看,預計12月工業利潤增幅仍可能繼續下降,“制造業景氣度下降的背景下,初級產品行業的高利潤難以長期持續”。
以鋼鐵業為例,12月初至27日,前述噸鋼利潤指標再次從442元/噸進一步下降至140元/噸。
新舊驅動力切換
相比于四季度的下滑,明年運行情況更值得關注。
若周期行業景氣度持續下滑,舊的推動力將喪失,加上今年較高的基數,如何實現持續增長?從當前運行情況來看,明年工業品的運行情況不容樂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除了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邊際效應遞減的因素外,宏觀經濟下行帶來的需求走弱預期,也是當前業內看衰明年工業品運行的原因之一。
以國內市場為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際上是放大了部分工業品的漲幅。近三年,追蹤國內商品的文華商品指數漲幅,就要明顯大于追蹤國際商品的CRB指數。
周期行業去產能無更多提升空間下,價格上漲自然難以持續,以鋼材為代表的工業品大概率進入轉勢“窗口期”。
“明年工業利潤增速或仍趨下行。”對于未來演變趨勢,海通證券姜超團隊如此判斷。
另一方面,隨著PPI漲幅趨勢性下行,2019年中下游行業對利潤增長的貢獻率有望回升,而減稅降負將進一步助力中下游民企盈利企穩。
即位居產業鏈上游的初級產品行業,讓渡利潤給中下游行業,其本質上也是一次行業利潤在產業鏈內的重新分配。
拉動工業利潤增長的驅動力,能否從周期行業集中的國企向民企轉移,中下游民企能否如期接力,尚難判斷。
“降成本、降稅負會促進制造業盈利提升。”景川表示。
另外可能會帶來的增量的點,來自于基建。景川認為,“基建具備提升空間,上半年政府預留了一些發債空間,四季度發債規模有所增加,同時四季度財政支出增加、收入減少,預計基建對工業增長的效果會在明年上半年開始顯現。”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