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催生、加速和引領石化亞洲世紀到來

作者: 2018年12月25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和豐富了全球石化產業,并在此過程中完成了全球石化產業版圖的重塑,引領了石化產業重心東移和亞洲世紀的到來。  現代石化工業起源于19世紀初,發展至
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和豐富了全球石化產業,并在此過程中完成了全球石化產業版圖的重塑,引領了石化產業重心東移和亞洲世紀的到來。

  現代石化工業起源于19世紀初,發展至今也不過200年的歷史。一直到本世紀初,西方國家始終是現代石化工業文明的主導者和領創者,產業的技術進步、業務轉型、項目投資、國際化乃至規制、模式、理念等均發軔于西方。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石化業從最初隔絕于國際產業體系、自身規模層次在全球無足輕重的邊緣角色,到通過追隨跟跑逐漸融入世界產業大家庭,再到經過持續發展躋身世界石化大國行列,并努力向世界產業的舞臺中心靠攏,實現了在全球石化產業馬拉松競技中的連跳晉級。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既是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石化產品消費市場,又是全球石化產業發展最快、進步最顯著的地區,產業與市場的良性互動、比翼齊飛,帶來了中國石化產業的興旺發達,更具全球意義的是,促進了世界石化產業的重心東移,也催生了石化亞洲世紀的到來。

  西方主導的全球化始于上世紀50年代,全球石化產業乘著這股東風,加快了向新興市場的擴散布局,尤其是亞洲新興經濟體成為各方競逐的對象。在前后近30年的過程中,借助全球化,西方誕生了一大批跨國石化巨頭,而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地區等亞洲石化四小龍也乘勢崛起,完成了東方世界現代石化文明的啟蒙與奠基。

  而更具全球影響力、確立世界石化產業的天平向東方傾斜的歷史性事件,是中國、印度兩大經濟體的相繼崛起,從而迅速重塑了世界石化產業的新版圖。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從全球產業演進的視角看,可以清晰地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前20年是西方跨國石化巨頭掘金中國大市場的黃金時代,世界500強企業魚貫而入,這是中國大門開放帶來的巨大紅利;后20年則是國內民族石化產業大爆發的創新創業時期,一大批自主品牌的世界500強企業橫空出世,這是中國自身砥礪改革、聚焦發展的輝煌成就。前后兩個20年,大體以本世紀初中國加入WTO為分界線,在此之前西方石化巨頭帶來了先進的基于市場經濟的技術、管理、模式和理念,從而極大地催化激活了中國這個東方古老國度,也從中分享了中國快速崛起的巨大發展紅利。在此之后國內民族石化產業經過長期的跟隨學習終于厚積薄發,利用世界市場融通開放的歷史契機快速做大做強,并開始從全球產業的跟跑者向領跑者再次跨越。

  時至今日,不僅世界500強中的海外石化巨頭已基本悉數登陸中國市場,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得到全球產業界公認,國內產業自身的崛起騰飛所贏得的國際影響力,也具有了比之此前亞洲石化四小龍更為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40年來,中國石油工業從陸地走向淺海,再走向深海、走向海外,中國石油人的足跡已遍布世界的角角落落;中國從最粗陋的石油加工煉制起步,到主導建設的世界級煉化一體化產業基地遍布海內外,中國的石油精煉和煉化一體化發展水平和建設能力在全球聲名鵲起;基礎化學工業從自給不足起步,到產能規模齊刷刷躍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最為重要的生產供應中心;創造了全球獨一無二的現代煤化工產業體系,不僅顯著改造提升了中國石化產業,也深刻影響了世界石化產業的格局;從打開大門“引進來”到積極投身“走出去”,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加入全球產業一體化的洪流,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漸入佳境,石化產業的中國聲音、中國方案越發吸引世界的目光。

  歷史不是空洞的,歷史的進程需要一座一座的豐碑。無疑,中國石化產業近40年的崛起之路,為同期極為明顯的世界石化產業重心東移作了最好的詮釋。勁風在世界的東方吹起,而中國,恰是風口翩躚的那位領舞者,中國催生、加速和引領了石化亞洲世紀的到來。

  世界石化產業重心東移和亞洲世紀主題,當前依然在延續和不斷強化。隨著中國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世界石化強國新的歷史征程,以及印度拋出到本世紀第三個十年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雄心勃勃的經濟發展計劃,再加上俄羅斯加快開發油氣資源極為豐富的遠東地區,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不僅全球油氣、煤炭等資源和產能中心在亞洲,資源加工中心在亞洲,消費中心也將在亞洲。而中國作為國際化1.0的集大成者和國際化2.0的首倡引領者,必將繼續打磨塑造新的產業版圖,讓石化產業的亞洲世紀、世界未來更加璀璨美好。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