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智能制造理念的加快落地,傳統食品機械行業開啟了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之路。如今,智能食品機械已經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日益臨近,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傳統制造企業用人成本快速上升,使得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壓力。因而,加速推進自動化、智能化升級,落實智能制造戰略,成為傳統
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趨勢。
與此同時,“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快速推進,以及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更是讓智能制造理念不斷升溫。作為傳統
制造業的重要分支,食品機械行業也開始努力把握智能制造發展帶來的機遇,向智能化方向邁進。
食品機械行業走向智能化
相對于其他制造業領域而言,食品機械行業與人們日常生活更為緊密,因此促進智能化升級顯得十分迫切。一方面,食品機械制造企業需要大力研發智能化設備以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很多食品工廠在生產時也需要應用智能食品機械。
在市場的驅動下,食品機械行業的技術升級不斷加快,不少智能化設備逐步取代傳統設備,成為市場上的銷售熱品。如智能餐飲機器人、智能果蔬加工設備、智能面食機械、智能餐車等智能食品機械進入人們的眼簾,為食品機械行業以及食品領域帶來了一股新的熱潮。
依托食品市場的急劇擴張,我國智能食品機械的發展也一片光明,成為智能制造產業中的佼佼者。隨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業的進一步深入融合應用,未來食品機械的智能化趨勢將越發凸顯。
兩大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對于食品機械行業而言,推動智能化升級不僅是行業發展的出路,是助力食品安全保障的關鍵,但由此引發的網絡安全隱患也不能忽視。
民以食為天,這也就意味著食品的安全問題更要大于天。目前,食品機械智能化的主要特征在于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先進傳感器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因此可以一定程度實現降低相應成本投入,提升無人化水平,并強化食品安全,避免出現人為因素導致的食品品質問題。
不過,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意味著智能食品機械在網聯化、數字化方面也將更為普及。如今,網絡安全風險在全球都廣泛存在。此前一家巧克力生產廠商在多個國家的工廠都遭受到了黑客襲擊,導致了嚴重后果。可見,雖然智能化有其利好,也有弊端,必須重視智能化發展下的網絡安全問題。
面向未來需堅持研發創新
除了網絡安全問題會帶來挑戰外,對于我國食品機械企業而言,在行業快速擴張的積極形勢下,也依然有一些需要予以重視、冷靜應對的短板存在。簡單來講,我國食品機械產品與行業的智能化發展仍然處于初步階段,與國外許多企業相比,還比較滯后。
相對而言,美國、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家在食品工業現代化發展方面頗為先進,食品機械智能化的滲透率也較高。同時,這些企業在人工智能熱潮下,以智能化、數字化為契機,持續通過科技創新來推動產品的更新迭代和品質的不斷優化升級,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
因此,我國食品機械行業要想與國外優勢企業競爭,打贏未來行業主導權爭奪戰,就必須正視低端化發展傾向、產能過程等問題,堅持技術創新,加大研發投入,借助智能制造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在生產、管理等各個環節全面實現智能化。
毫無疑問,食品機械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智能食品機械將在食品領域,甚至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展現出越來越顯著的影響力。雖然我國食品機械智能化發展才剛剛起步,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支撐下、在市場增長的驅動下,我國智能食品機械產業必將取得卓越發展,并屹立于世界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