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長江岸線3.6公里外的枝江市姚家港化工產業園內,塔吊林立,工程車川流不息。這里,是正在興建的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萬噸乙二醇項目。12月14日,記者來到這里,工地施工一片熱火朝天,公司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今年凈利潤有望超過14億元,創近年之最。”
新項目,持續不斷
“項目從2月份開工到現在,每天加班加點,預計2019年底可部分竣工投產。”三寧化工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姚定貴介紹說,該項目是三寧投資100億元的搬遷轉型項目,也是踐行新發展理念,實施長江大保護的省級重點工程,在安全環保、工藝路線等方面采用了世界上*進技術,選用世界*設備,將一次性建成智能化的花園工廠。
通過該項目,三寧將在升級合成氨、尿素工藝
裝備的同時,聯產乙二醇產品,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銷售收入69億元,帶動相關產業實現年產值180億元。
不僅僅是乙二醇項目,姚定貴透露,三寧同時在建的還有聚碳酸酯項目,目前設備進入安裝調試階段,預計春節后便可投產,這是三寧進軍化工新材料領域的又一力舉;還有2017年開始建設的工業物流園項目,該物流園集碼頭、危化品庫、工業園于一體,春節前主體工程可全部結束,建成后將實現港口+鐵路的無縫運輸對接。“三思而行,寧靜致遠。”三寧化工謹慎投資,如同其名。近年來,我國肥料行業產能過剩,競爭日益激烈,而三寧能逆勢穩進,得益于早年的居安思危。早在2007年,三寧相繼淘汰普鈣、碳酸氫銨等落后產能,瞄準國際*水平,用新建項目助推轉型升級,確保每年都有一個大項目開工。
“每發展一個項目對于決策者而言都是一次考驗。”三寧公司董事長李萬清表示,新上項目,勢必伴隨風險;不上,又會錯失商機。但無論如何,精細化工和循環利用是發展方向。
2008年,三寧投資15億元的“4030”工程一年建成投產;2010年投資7億元的年產68萬噸高濃度磷復肥工程建成投產;2012年7月6日,三寧投資50億元的年產20萬噸己內酰胺項目開工,從奠基到投產歷時1年零22天,創造了“枝江速度”……
目前,三寧已初步完成從傳統化工向高端化工新材料的產業轉變,形成煤化工、磷化工、精細化工以及工業物流的產業格局,躋身中國化工200強。
節能減排,增收2億元
漫步三寧廠區,管廊交錯,如同走進迷宮。
從三寧的煤化工和磷化工基地到己內酰胺裝置,管廊工藝管道長達92500米。正是通過一條條管道,三寧實現了原料及副產品的循環利用,并將“三廢”變為“三寶”。
上游的產品,就是下游的原料,如此往復,閉合循環。這種循環,在三寧公司的己內酰胺項目上表現得*。“該項目綜合運用全球最經濟、最可靠的己內酰胺綠色生產工藝及
裝備,采用了先進的反應與分離、蒸發與結晶一體化等16項專利技術。”姚定貴介紹,除苯需要采購以外,三寧擁有己內酰胺生產所需要的氨、硫酸、氫氣等主要原料,生產己內酰胺的主要副產品——硫酸銨,則作為三寧公司生產復合肥的原料消化掉,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并帶動產業鏈發展。
多年來,三寧不僅實現了企業“內循環”,而且融入到園區的“大循環”。目前,三寧已實現16類53種產品之間的關聯生產,循環經濟比重占公司產值的40%左右,每年僅節能增效方面便能實現2億元的成本節約。“目前,三寧公司完成全年各項目標已無懸念,”姚定貴說,但對三寧人而言,在實現“美麗化工,百年三寧”的路上,還需更加努力,容不得半點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