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中國石化:因改革而發展 在改革中壯大

作者: 2018年12月21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編者按“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要總結經驗、乘勢而上,在新起點上推動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绷暯娇倳洶l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高瞻遠矚,為推進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指明了前進方向。40年來,廣大中央企業在改革
編者按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要總結經驗、乘勢而上,在新起點上推動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绷暯娇倳洶l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高瞻遠矚,為推進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指明了前進方向。40年來,廣大中央企業在改革開放的征途中披荊斬棘、風雨兼程、一路高歌。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國務院國資委網站推出“改革開放40年·國企軌跡”系列報道,敬請關注。今日推出第二十五篇《中國石化:因改革而發展 在改革中壯大》。

  中國石化在改革中誕生,因改革而發展,在改革中壯大。

  35年前,時值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石化總公司成立,宣告中國石油化工管理體制迎來一次重大變革。

  35年來,中國石化從一個具有政府行政職能的企業轉變成獨立的市場競爭主體;由一家主業單一的煉化公司發展成為綜合性的能源集團;從立足國內到逐鹿全球。他用35年追趕上世界能源巨頭百余年的發展歷程。

  中國石化35年的變革史,是中國石油石化工業引領者的鍛造史,是國有企業通過市場化改革走向強大的一道縮影。

  勝利油田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對青東5區塊以海油陸采開發模式進行開采,實現油田開發與環境和諧統一

  時代孕育——中國石化是改革開放的產物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石化工業歷史性轉折。

  中國石油化工行業要發展,就必然要實現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成立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成為管理體制跨越的必然選擇。

  成立一個公司由黨中央直接發文,這是前所未有的,1983年2月19日,黨中央【1983】7號文件,決定正式組建中國石化總公司。對全國原來分屬石油部、化工部、紡織部等部門管理的煉油、石油化工和化纖企業,實行集中領導,統籌規劃,統一管理,強調中國石化總公司“是部一級的經濟實體,不同于一般的行政部門,它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方式都應采取經濟辦法”。

  經過3個多月的緊張籌備,1983年7月12日,中國石化總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

  天津LNG接收站供氣量突破6億立方米

  穿新鞋,走新路。中國石化總公司要少投入、多產出、快產出,首先把效益搞上去,為緩解國家的財政困難雪中送炭——“愛我中華、振興石化”這一初心與使命,深深融入企業改革發展基因之中。

  成立中國石化總公司已是改革開放的第五個年頭,在中央批準設立4個經濟特區、放寬利用外資政策、擴大地方外商投資審批權限等改革春風吹拂下,企業領導者敏銳地捕捉外資入華商機。

  中國石化總公司在認識到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和技術、資金、人才短缺的基礎上,提出以開放之道振興企業,只有到國際上去找出路,才能抓到機遇,拓展發展空間。

  自1988年起,中國石化總公司先后選擇茂名、廣州、鎮海、大連4家企業試點。經國家批準,當年進口原油100萬噸,為企業發展贏得了寶貴資源。

  開放煉化業務,合資建設乙烯廠是中國石化總公司引進來的又一探索。為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中國石化總公司先后成立了揚子-巴斯夫苯乙烯公司、揚子江乙酰化工公司等合資企業,與巴斯夫、BP等公司簽訂了大型乙烯合資意向書,對外合資增長較快,合資項目趨向大型化。

  普光氣田上半年產氣逾40億立方米

  脫胎換骨——確立市場經濟競爭主體地位

  中國石化總公司的誕生,為中國石油化工業建立起一道市場與政府之間的屏障。通過充分利用和發揮市場優勢,為企業改革發展贏得了寶貴資源。

  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通過引入競爭機制,讓大企業動起來,活起來。

  1998年3月10日,全國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在原中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化總公司的基礎上,分別組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國石油)、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國石化)。

  中國石化重組成立后,充分發揮上下游、產供銷、內外貿一體化優勢,堅持煉油化工規?;⒓s化、集體化發展,不斷加強布局和結構優化調整,有力促進了我國石化工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1999年7月,中國石化啟動整體重組和改制上市。集中主業和優質資產設立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香港、紐約、倫敦和上海四地上市。

  整體股份制改革以后,中國石化股份公司在管理體制上與國際慣例接軌,實現了對外經營戰略、重大投融資決策、資金結算、對外合作、重大科研、信息系統等方面的集中統一管理,克服過去多級法人、多層決策、分散投資的弊端,內部資源得到進一步的優化配置。

  “海上鋼鐵石油城”累計輸油75.45萬噸

  搏浪翱風——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

  1999年,中國石化第一次參加《財富》世界500強評定,以營業額340億美元排名第73位。2017年,中國石化以2675.18億美元營業收入,位居世界500強第3位。緊抓30年的改革開放黃金機遇期,中國石化從步履蹣跚走向世界一流。

  挺進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隊列,機制活力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為企業改革提出新的挑戰——要大而強,快而優。

  2013年,煉化工程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進入了國際資本市場,為下一步石油工程等業務改制上市摸索了經驗,起到了示范作用。

  2014年,中石化啟動并完成油品銷售重組引資工作,打響了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槍。

  改革奔著問題而去,中國石化從國際投資業務著手升級。為理順管理關系,推進轉型發展,2018年6月28日,中國石化整合國際和資本、金融業務,掛牌成立中國石化國際合作部、資本和金融事業部,主動謀劃和推動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

  以創新驅動作為引領公司發展的“火車頭”,砥礪攻堅,中國石化科技創新結碩果,其中不乏一些獨門絕技。中國石化“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及工業化應用”項目獲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中國石化“高效環保芳烴成套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榮獲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鎮海煉化百萬噸乙烯高附收率創新高

  2017年,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涪陵大型海相頁巖氣田高效勘探開發等3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烴類分子結構導向轉化化工原料高效生產技術等2項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全年申請專利6798件,獲得專利授權4239件,持續保持中央企業領先地位。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石化搶抓機遇,不斷將優勢資源帶出國內,為企業建立海外優良資產,優化投資結構提供了重要支撐。2017年,中國石化提出“4322”合作構想,全力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與沿線國家開展多領域、深層次的緊密合作。

  截至2017年底,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中國石化在10個國家有17個油氣合作項目,俄羅斯UDM項目成為中俄油氣合作典范;建成6個煉化和倉儲項目,與沙特阿美合資的延布煉廠擁有世界領先的煉化設施;在21個國家開展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是沙特、科威特第一大鉆井承包商;在11個國家開展煉化工程技術服務,承建的哈薩克斯坦芳烴項目是該國第一套現代石化生產裝置,馬來西亞拉比德煉廠渣油加氫項目是首個大型工程總承包煉化項目。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