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2017年湖南省株洲市在全省率先使用“互聯網+”手段,在全市城區范圍內的88家企業安裝智能監控電表99套,通過用電量變化,實時監控企業環保設施運行狀況。如今,這一科技治污手段,將被推廣應用至煤礦安全生產監管上來。
早在2016年,國家相關部門就對煤礦安全監控進行了重新定義,提出了數字化、多網及多系統融合、大數據應用分析等新概念與新要求,并明確要求大型礦井、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應用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工作應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智能電表下礦井,即為電力大數據+安全生產的一項具體應用。株洲市將針對現有煤礦生產企業,為其礦井提升、井下通風、井下排水等系列重點安全生產設施,免費安裝智能電表,并實時采集其用電數據上傳至監管平臺。
新形勢下抓安全生產,必須借助科技的力量,通過在礦井安裝智能電表,采礦作業時是不是按規定打開了相應安全保障設施,看看用電數據就知道。
今后,株洲市將繼續優化監控軟件,對重點監控企業建檔立卡,并根據企業的安全生產設施正常用電量設置報警觸發裝置。同時,對未安裝智能監控電表的企業,通過對全市企業用電大數據全面分析研究,找出企業的用電特征,自動生成執法企業名單,予以精準打擊。
(資料來源:湖南日報,株洲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