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準的傳感器能讓機器人“手眼通天”
作者: 2018年12月18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未來機器人會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是否會像波士頓公司展示的仿生機器人那樣,越來越像人類,從而替代人類?“人類的目標是使機器人為人更好的服務,無論是方便人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愉快,還是減輕人們的勞動強度,
未來機器人會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是否會像波士頓公司展示的仿生機器人那樣,越來越像人類,從而替代人類?“人類的目標是使機器人為人更好的服務,無論是方便人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愉快,還是減輕人們的勞動強度,完成人們無法完成的工作。總的來說,我覺得機器人會更智能、更靈巧、更強大。智能體現在各種傳感器的應用和AI的實施,無論是在邊緣計算還是在云端計算,要讓人覺得機器人是真的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靈巧主要是說機器人的動作,更快、更準確、而且更安全;強大是機器人能做很多人類無法勝任的工作,比如上天入地、進入各種危險場地。” 在本期針對機器人話題的采訪中,ADI 行業市場高級經理陸磊對與非網記者如是說。
機器人不僅將人類從高度重復的枯燥工種中解放出來,還可以讓人類遠離危險的工作環境,因此近些年,機器人的應用數量在不斷增加,機器人產業在不斷擴大。權威機構預計,到2025年,機器人工業產值預期可以達到4.5萬億美元,其中2.6萬億來自提高并延長人類壽命,1.4萬億可能來自工業自動化和商業服務任務;在工業和服務領域使用先進機器人承擔的工作量相當于7500萬全職職工。最終,節約時間的家用服務機器人創造效益可達5000億美元。
在AI火爆的大背景下,機器人走向智能化勢不可擋,不管是名滿全球的波士頓仿生機器人,還是已經大量應用的工業機器人,要想實現智能化,感知系統必須高度靈敏,而感知系統的靈敏度取決于傳感器件的性能。陸磊介紹,“ADI的很多傳感器可以應用于機器人。比如,MEMS,LiDAR、RADAR、TOF和接近傳感等技術都可以應用于機器人,使機器人能有更多的‘眼睛’和‘耳朵’。ADI的MEMS傳感器包括加速度計、陀螺儀和IMU等,由于在零偏穩定性、溫度回置特性、長時穩定性、以及震動條件下的性能都遠遠超過消費級的MEMS產品,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機器人、無人機的導航、穩定等功能。ADI推出的ADIS16470系列高性能IMU,通過三軸MEMS加速度計和陀螺儀提供6自由度(DoF)檢測,并注重工業"運動物聯網"的需求及其對精準地理定位的需求。其性能令系統能精確地表征運動,不受湍流、振動、風、溫度和其他環境干擾,從而實現更精準的導航和引導和/或儀器穩定度。”
“另外,基于ADI產品的LiDAR和TOF技術可以實現高精度的蔽障功能,適用于AGV等領域。ADI公司去年收購的symeo公司,使ADI在毫米波雷達方面不僅能提供芯片,也能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例如,利用60GHz雷達,可以實現mm級的距離測量,相應的產品被廣泛應用在大型廠礦設備的精確定位和自動化運作上。在電機控制及實時以太網方面,ADI也有相應的解決方案,契合了未來機器人更快、更準確、更安全的要求。” 陸磊補充,“中國市場對工業機器人和消費機器人的需求增長飛速,ADI一直緊密跟蹤市場和客戶的發展。從無人機、AGV到工業機器人等各種機會,ADI都有相應的產品服務于客戶。”
高精準傳感器讓機器人“手眼通天”
快遞機器人
隨著機器人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餐廳會配備送餐機器人,物流公司會配備送快遞機器人,醫院會配有陪護機器人,機器人將在各行各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有人預言:機器人會代替人類,人類會失去更多工作機會。對于這一點,陸磊的評價是,“機器是服務于人的。機器可能會代替一些人的工作,但是也會產生其他的一些適合人類的工作機會;有了機器人的幫助,人類的生活會更美好。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內,機器是沒有辦法完全替代人類的。”
或許當智能機器人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和人類爭奪生存空間和生存機會,但是從目前的應用角度來看,機器人的應用是在改善人類的生活條件,而且是人類在主導機器人的發展和應用。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