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中國2023年或將成為全球最大清潔能源使用國

作者: 2018年12月07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11月30日,“生物質能區域供熱國際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行。國際能源署、中國生物質能源等中外專家及企業代表120余人齊聚武漢論劍,研討生物質供熱新模式,并參觀藍焰集團的生物質清潔供熱全國示范項目。該項目位于武
11月30日,“生物質能區域供熱國際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行。國際能源署、中國生物質能源等中外專家及企業代表120余人齊聚武漢論劍,研討生物質供熱新模式,并參觀藍焰集團的生物質清潔供熱全國示范項目。該項目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沌口食品工業園,占地53畝,用于供熱工程用地10畝,總投資1.3億元。項目引進世界最先進的供熱設備設計制造商丹麥Justsen公司生物質鍋爐,在中國首次落戶并實現配套裝備國產化,核心業務是為康師傅(武漢)食品工業園及其它企業提供生物質熱能。專家組一行對該項目產生的能源效益、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給予高度評價。

  中國生物質能產業促進會副秘書長張大勇介紹,此次論壇的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尖戰的意見》《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等文件精神,加強生物質能行業合作交流,促進生物質清潔供熱健康穩定發展。根據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生物質能供熱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3000萬噸,生物質燃氣(生物天然氣、生物質氣化等)年利用量約100億立方米,生物質能供熱合計折合供暖面積約10億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約3000萬噸。到2035年,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5000萬噸,生物質燃氣年利用量約250億立方米,生物質能供熱合計折合供暖面積約20億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約6000萬噸。
  國際能源署專家Alan Searl告訴記者,生物質新能源是繼煤炭、石油、天然氣之后的全球第四大能源,也是唯一可以替代燃煤供熱的可再生清潔能源。光谷藍焰引進世界先進技術的生物質供熱設備,產生了非常好的效益,值得關注和推廣。同為國際能源署的專家Adam Brown則表示,中國或將在五年后超過歐盟,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清潔能源使用國,尤其是中國光大的農村地區市場潛力巨大,他十分看好這一塊的增長空間。
 
 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生物質能專家竇克軍在發言中指出,目前我國燃煤取暖面積約占總取暖面積的 83%,天然氣、電、地熱能、生物質能、 太陽能、工業余熱等合計約占 17%。 取暖用煤年消耗約 4 億噸標煤, 其中散燒煤約 2 億噸標煤,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 截至 2016 年底,我國北方地區生物質能清潔供暖面積約 2 億 平方米。生物質供熱市場空間巨大,前景非常好。制約生物質能發展的主要問題,主要集中在可用燃料評估、排放標準苛刻、各地解讀差異等方面。這些問題相信將來的不久都會解決,生物質能的春天將越來越近。
  光谷藍焰董事長熊建介紹,全球正經歷著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發展生物質能源是替代化石能源、應對氣候變暖、打贏藍天保衛戰、保護環境、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歐美發達國家日益重視生物質能源的利用,尤其是生物質清潔供熱成為了生物質能源利用的主力。瑞典生物質能源利用占到34.3%,實現了生物質能源為主導的能源結構,其中 60%的生物質用于供熱,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典范。中國生物質資源量達12億噸標準煤,可能源化利用的農林廢棄物達4.6億噸標準煤,目前已利用量約2200萬噸標準煤,不到總量的5%。將豐富的生物質資源通過生物質清潔供熱、生物質熱解多聯產等清潔利用技術轉化為燃氣、熱力、蒸汽對于中國替代削減燃煤、調整能源結構、治理大氣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可謂意義重大。

  據介紹,光谷藍焰2016年與丹麥簽約,引進其技術先進的生物質鍋爐,2017年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康師傅食品工業園落戶并完成安裝調試,2018年6月正式投產運營。這個項目建設2臺25蒸噸/小時生物質供熱鍋爐,年供熱能力為40萬蒸噸,排放標準優于天然氣,但蒸汽價格低于天然氣。該項目創造了全國三個第一:它是國家第一次確立的生物質清潔供熱全國示范項目,國家第一次引進全球技術領先的生物質鍋爐項目,全國工業園生物質鍋爐產汽量排名第一的項目。
  光谷藍焰常務副總經理李平介紹,光谷藍焰已與丹麥建立新的合資公司,擬攜手生產這種技術領先的生物質鍋爐,以替代燃煤補充天然氣供熱。專家預測,未來它將產生巨大的能源效益、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

--------------------------------------------------------------------------------

 專家把脈:我國生物質能源大有可為
  記者在“生物質能區域供熱國際高峰論壇”專訪了中節能咨詢有限公司辦公廳政策研究室能源專家袁寶榮,她指出,生物質能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它是唯一可轉化成多種能源產品的可再生能源;它的資源種類多,來源具有多樣性,資源具有分散性 ;開發利用技術類別多,應用領域廣,技術相對成熟;適于分布式利用,就地生產,就地轉化,就地消納;生物質能的利用既是能源工程,也是環保工程、民生工程;供熱所占比重較大,并具有綠色清潔、布局靈活、適用范圍廣等特點。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促進生物質能供熱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及最近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都強調鼓勵發展生物質能,
  國家在《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 明確要求,要大力推動生物天然氣規模化發展。到2020年,建成160個生物天然氣示范縣和循環農業示范縣,生物天然氣年產量80億立方米;積極發展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體系。積極推動生物質成型燃料在商業設施與居民采暖中的應用加;快大型先進低排放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熱項目建設。
  在《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中,國家關于生物質能清潔供暖的要求是:大力發展縣域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穩步發展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熱電聯產;加快發展生物質鍋爐供暖;積極推進生物沼氣等其他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嚴格生物質能清潔供暖標準要求 。到 2021 年,生物質能清潔供暖面積達到 21 億平方米,其中: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供暖面積 10 億平方米;城鎮生活垃圾熱電聯產供暖面積 5 億平方米;生物質成型燃料供暖面積 5 億平方米;生物天然氣與其他生物質氣化供暖面積超1億平方米。
  國家在《關于促進生物質能供熱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了生物質能供熱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生物質熱電聯產裝機容量超過1200萬千瓦,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3000萬噸,生物質燃氣(生物天然氣、生物質氣化等)年利用量約100億立方米,生物質能供熱合計折合供暖面積約10億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約3000萬噸。 到2035年,生物質熱電聯產裝機容量超過2500萬千瓦,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5000萬噸,生物質燃氣年利用量約250億立方米,生物質能供熱合計折合供暖面積約20億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約6000萬噸。
  袁寶榮介紹,目前全國生物質鍋爐供熱初具規模,并逐步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截至2017年底,全國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年利用量約1320萬噸,完成規劃期末目標3000萬噸的44.0%。已投產運行的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項目約1000個,供熱面積約8000萬平方米。
  她認為,制約生物質能供熱發展的主要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認知問題:生物質成型燃料屬于清潔燃料范疇的認知度不夠,部分地區甚至限制生物質成型燃料的應用,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環保屬性、民生屬性的宣傳力度不夠;二是排放標準問題:生物質成型燃料質量標準不明確,生物質鍋爐排放標準缺乏,部分地區排放指標過于嚴苛,極大限制了成型燃料供熱產業的發展;三是熱價補貼問題:生物質鍋爐供熱受熱價補貼及管網建設制約,尚未出臺熱 價補貼、管網建設等方面更有針對性的扶持措施;四是融資問題,生物質供熱項目利用國有資金融資難。
  她建議,一要建立生物質能優先利用機制,完善支持政策;二要嚴格控制農林生物質發電新項目核準審批,合理布局 ;三要建立生物質鍋爐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四要建立完善相關標準體系及技術規范;五要建立健全生物質能供熱行業統計、評價、監管體系;六要強化行業監管,推動行業自律;七是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分類發放,優先支持生物質熱電聯產。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