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鹽間頁巖油井王99井經過壓裂改造,下泵投產至今已穩產10個月,平均日產油兩噸多。”江漢油田鹽間頁巖油項目組技術首席吳世強說,這標志著江漢油田鹽間頁巖油攻關取得可喜進展。
我國頁巖油氣資源豐富。集團公司將頁巖油列入“十三五”非常規油氣重點評價領域,并選擇江漢油田潛江凹陷為陸相頁巖油戰略突破首選和主攻陣地。
潛江凹陷鹽間頁巖油雖然資源量大,但巖性復雜、儲層薄、非均質性強且地層含鹽,改造難度大。此前,江漢油田已探索幾十年,但勘探開發起色不大。為解決鹽間頁巖油長期以來懸而未解的技術難題,盡快實現突破,江漢油田借鑒“創客平臺”的理念和模式,于去年8月通過招標組建鹽間頁巖油攻關重點項目組,力爭通過搭建開放靈活的技術攻關平臺,以市場為紐帶、以合同為載體,激發油田內外科技資源活力,實現頁巖油高效勘探、效益開發。
項目組成立以來,依托國內科研院所及江漢油田研究院、物探院、工程院、江漢采油廠等科研生產單位,堅持地質與工程、勘探與開發、地質與物探、工程與工藝、生產與科研、室內與礦場“六結合”,做好頂層設計,深化地質研究,抓實項目管理,精細勘探開發。他們以創新為引領,在地質認識、
裝備配套、工藝技術、開采方法等方面加大研究和攻關力度,逐步建立完善頁巖油評價體系,積極開展二氧化碳干法壓裂、鹽間水基壓裂試驗,力爭實現頁巖油商業開發。
巖芯描述是地質研究中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江漢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研究人員陳學輝說,針對不同的巖芯描述對象有不同的描述精度要求,而蚌頁油2井巖芯描述精度在探井里是最高的。蚌頁油2井于今年4月完鉆,見到良好油氣顯示。研究人員在該井開展7大類59項研究,證實潛34-10韻律地層分布穩定,烴源、儲集、含油條件優越,具備建立開發試驗井組的條件。同時,研究初步揭示潛四下段發育4套有利勘探層系,資源規模與“甜點區”有待進一步明確。
油氣勘探開發,地質認識是基礎。針對鹽間頁巖油層見水易鹽溶鹽結晶的特點,項目組探索創新無水改造工藝。王57斜-16井成為集團公司首口應用二氧化碳干法壓裂工藝的試驗井,該井壓裂后燜井,于9月底放噴獲高產,每小時出油1.5~2立方米。
“涪陵頁巖氣田開發的成功經驗表明,每一段巖層的層理密度不同、發育程度不同,壓裂改造工藝都不一樣。”陳學輝說,今年以來他們狠抓工程工藝攻關,抓好項目過程管理,收到可喜成效。
蚌頁油1HF井于9月中旬完井,導眼井取芯兩次,見良好油氣顯示。
下一步,針對鹽間頁巖油井深層工程改造難度大、長水平段分段壓裂難度大等挑戰,項目組將聯合國內研究力量加強攻關,力爭早日實現規模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