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制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都采用了新的生產工藝,新的自動化設備,且生產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如某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新項目選用了行業先進的自動化生產檢測設備,并配套先進的安全環保控制系統和動力系統,著力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智能制造企業。”
另外一企業負責人也介紹到,其制劑生產線采用了智能化配液系統、洗灌封、滅菌和燈檢,實現了配液系統在線稱量、在線清洗、在線滅菌,以及實現了洗瓶、烘瓶、灌封、滅菌、晾干、燈檢、檢漏到印字等生產過程的全自動運行。“智能化改造后制劑線產能擴大了100%,崗位操作人員減少了一半,生產效益得到大幅提升。”該負責人說。
還有一家中藥廠負責人也表示,通過智能制造設備的引進,新工廠投產后,智能化程度提高了六成,生產效率提升了四成。據介紹,其新工廠以“綠色、環保、節能、簡潔、現代”為理念進行設計,引進了智能化質量檢測設備、智能化中藥生產設備,實現了中藥提取生產線、中藥塑制法生產線、包裝連線、物流等過程的智能控制。
通過上述例子可見,制藥行業的智能制造正在穩步推進中,雖然各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進步是不容忽視的。有分析人士預測,我國醫藥行業在未來10年將迎來一場大革命,同時這也是制藥
機械設備行業創新和投資機會到來的嶄新時刻。
據了解,制藥行業要求生產工藝具有高度穩定性且產品具有均一性,這也就要求制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大限度減少人為差錯,實現連續化、自動化、信息化生產,實現對整個產品流程進行有效監控。“因此智能制造在醫藥行業的應用被廣泛推行”,有專家表示,與此同時,這也將對制藥
裝備行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我們從不怕迎接挑戰,而且會主動去思考新的制造模式。”某龍頭企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制藥網采訪時如是說。如今,我國很多制藥
裝備企業在面對制藥行業智能制造難題時,都會直面問題,迎頭而上。
“在過去,當一些發達國家制藥生產基本達到自動化之時,我國還處于手工操作、半自動化生產,藥品安全難以得到保障。如今我們在智能化、自動化制藥裝備上投入了更多,研發投入也逐年增加。”另外有企業負責人也表示,通過多年對產品的深鉆,對工藝的精益求精,如今一些產品設備已經打破了國外巨頭的壟斷局面。據悉,該企業近三年每年投入都超過了10%。
另外有企業負責人也表示,自從國家推行智能制造以來,我國制藥行業在智能制造領域要做的就是連續制造,實現數據放行,“而我們自始至終都肩負著行業的使命,不斷堅持自主創新研發,意圖打造中國高端制藥裝備品牌。”
制藥裝備是制藥生產的“發動機”,是國家綜合國力的具體體現。如今智能制造成為制藥行業發展的主攻方向,而制藥裝備作為制藥行業的上游產業,是制藥工業發展的技術支撐。為推動制藥行業安全健康發展,如今我國制藥裝備企業正在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戰略,努力推進工業4.0系統工程項目,大力促進技術創新發展,為制藥行業提供高端制藥裝備,不斷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