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是石化行業高質量發展必然選擇
作者: 2018年12月03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當前,石油和化工行業面臨著更加嚴格的環保法律法規約束,以及危化品企業需要搬遷入園的現實,綠色發展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在近日召開的2018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發展大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
當前,石油和化工行業面臨著更加嚴格的環保法律法規約束,以及危化品企業需要搬遷入園的現實,綠色發展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在近日召開的2018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發展大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綠色發展既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內容,又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關系行業長遠發展的系統工程。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只有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才能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形勢不容樂觀
不斷趨嚴的環保標準,讓本就面臨污染治理難度大、技術支撐能力不足等難題的石化行業,又多了一道“緊箍咒”。
據了解,原環保部發布的《石油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相關要求已經與發達國家最嚴標準接軌。工業污染綜合排放指標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氨氮的濃度分別為550毫克/立方米、240毫克/立方米、500毫克/升、50毫克/升;石化工業則要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氨氮的排放限值為100毫克/立方米、150毫克/立方米、60毫克/升、5毫克/升。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顧宗勤表示,石化工業目前的排放情況不容樂觀,廢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排放量大,同時排放了29.7%的石油類污染物、90.7%的揮發酚、62.2%的氰化物和22.8%的砷。面對更加嚴苛的環保要求,石油化工企業應該積極減排,謀求自身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張全興介紹說,本世紀以來,我國化工產能迅猛發展,2016年全球占比40%,產值比2000年增長近10倍。目前,我國已有5萬多家大中型化工企業、1200多家化工園區。化工行業廢水濃度高、含鹽量高、難降解、毒性大,企業清潔生產程度較低,廢水產生量大,資源化難度大。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石化處楊松峰表示,目前,我國結構性污染問題仍然突出,其中,京津冀、長三角、汾渭平原地區產業結構以重化工為主,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
調整產業布局
“石化工業綠色發展,首先要優化產業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整合要素流通。”顧宗勤指出,一是選擇靠近原料或市場的位置,原材料運輸量大的產品,生產要向資源地集中,原料運輸量小的產品要向市場靠近,化工原料加工產品要向上游原料靠近。二是生產規模向大型化、一體化發展。三是交通便利化,項目規劃應靠近大江大河或鐵路。四是生產園區化、集中化,便于交通、安全防控、“三廢”集中治理,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五是遠離居民生活區和環境敏感區。
當前,由于城市規劃調整、經濟發展需要、行業技術進步、淘汰落后產能等因素,很多危化品生產企業面臨搬遷改造或關停。
據介紹,目前,各地搬遷改造實施方案上報工作已全部完成。據初步統計,全國共有需要搬遷改造的企業1200多家,其中,異地搬遷約500家、就地改造360家、關閉退出350家,搬遷任務較重的有江蘇、湖北、遼寧、河南、山東等省份。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工程規劃處處長李強認為,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并不是限制石化產業發展,而是協調發展、高質量發展。城鎮人口密集區的石化企業,一般建廠時間都較長,安全環保設施水平不高,一些企業接近生命周期末端,搬遷改造是企業調結構、轉方式、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難得機遇。
“企業搬遷不能只是簡單地搬,一定要借助搬遷做好下一步計劃,在搬遷過程中有所提升。”李強表示,一方面,要淘汰落后工藝、過剩產能以及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業,通過轉型發展補齊行業短板項目,或產業鏈中的短板;另一方面,運用先進工藝技術改造,開展數字車間、智能工廠建設,以信息化、智能化應用來提高企業安全和環保水平,圍繞高端制造、產業耦合,提升全要素效率。
據悉,已經有部分企業通過搬遷成功進行產業布局。江蘇揚農利用搬遷改造,從農藥向電子化學品和芳綸等新材料轉型,并根據區域特點,完善產業鏈布局,將不同產品分別搬遷至連云港、南通、寧夏及揚州本地化工園。山東魯西集團淘汰了老舊工藝合成氨70萬噸/年、尿素100萬噸/年、復合肥40萬噸/年,在新廠區新建聚碳酸酯、己內酰胺等化工新材料項目,同時開展智能工廠建設,并入選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湖北興發集團利用搬遷改造機遇,主導產業由磷酸、磷肥向電子化學品轉型,其產品已得到中芯國際認可。
全流程綠色化
在調整結構、完善布局的基礎上,綠色發展如何實現?
張全興表示,推進綠色發展的主要思路,是從綠色設計到綠色原輔材料與清潔能源、綠色工藝與設備,再到綠色產品、廢物綠色處置全生命周期的污染防治,治理思路也將從重點企業、重點行業,轉向重點區域、重點流域,實現由點及面。
顧宗勤認為,全流程綠色化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具體手段,產業綠色發展主要涵蓋三方面。
一是原料綠色化,即原料分質利用、低品位原料綜合利用、新型原料普及代替及開發、伴生資源回收。以氮肥為例,作為其原料,全球使用天然氣合成氨生產氮肥的產能占比69%,而我國資源條件較好的合成氨產能約占2/3。因此,氮肥產業布局將更加向原料資源地集中,減少污染和損失,褐煤等低階煤的開發利用得以實現。合成氨可選擇天然氣或清潔煤炭作為原料,PVC提倡乙烯氧氯化法,二硫化碳行業可以天然氣法代替焦炭,磷肥可采用精料進料。
二是生產綠色化,主要是節能減排、節材節水、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等綠色化過程,以及綠色產品替代、資源利用率提升等。比如,使用分子煉油技術、合成氨先進氣化合成技術、磷復肥濕法精制磷酸、離子膜工藝生產氯堿、無鈣或少鈣焙燒工藝生產鉻鹽等。
三是過程系統集成綠色化,即產業鏈延伸、生態產業鏈構建、過程耦合等綠色化,包括綠色流通和綠色使用,如減少包裝,生產尿素涂膜、重質純堿、水溶性涂料、綠色輪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表示,對于化工行業來說,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綠色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主要有3個路徑:縱向延伸,上游廢物成為下游原料;橫向耦合,使能源、化工、供熱、環境形成一體化;園區布局,便于廢物交換和資源共享。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