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29日乙二醇裝置退氣停車,至11月3日大修全面鋪開,連日來,湖北化肥環境信息公開二維碼顯示,總排在線實時監測數據均正常,意味著裝置停工實現了“油不落地、氣不上天、味不擾民”的綠色目標。
今年大修事關湖北化肥扭虧脫困,涉及2054項常規檢修、68項甩頭投資項目,環保責任大、任務重。該公司堅持綠色低碳理念,在停工吹掃、置換、煮塔、鈍化等環節,嚴格執行“零污染、零排放”方案,強化控污減排,狠抓風險管控,共抓大保護。
根據停工節點,各裝置塔、容器、儲罐在退料前,保持低液位,減少停車過程中廢液收集。對退料死角盲區,湖北化肥提前梳理排查,增加臨時退料管線,通過輸送泵回收至儲罐;對低點導淋等無法倒空的殘余物料,排放至地下罐、廢液槽或裝桶回收,嚴禁就地排放。
廢氣治理是裝置停工的重點難點。湖北化肥精打細算,“吃光榨盡”管道塔釜中殘余廢氣,實現廢氣不上天、無異味,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該公司生產技術處員工吳睿介紹,采用錯時停工的新方法,在盡可能延長裝置生產時間的同時,使乙二醇裝置尾氣廢氣能在公用工程調節下,得到回收處理。公司通過改造,將乙二醇PSA單元吸附尾氣送往燃料氣管網,作為鍋爐燃料,充分利用廢氣熱值;富余解吸氣則送往快鍋,作為燃料氣確保快鍋熱備。
“每小時約有1.6萬立方米的解吸氣回收至系統中,減少了碳排放及火炬放空燃燒污染,實現了能量循環利用。綠色停工是我們的目標!”吳睿說。
煤氣化凈化裝置停工后,湖北化肥將系統中殘留變換氣,作為硫回收裝置主燃燒室燃料氣。他們利用高溫氣流脫除催化劑上積存液硫,吹至各液硫排污口,至無硫排出為止。這樣一來,廢氣成了寶,既避免火炬放空和異味產生,又有副產品硫黃產出,實現物盡其用。
湖北化肥還緊盯停車退料時的氣氨。該公司上馬氨洗滌塔等
環保設備,利用氨易溶于水的性質,將氣氨回收成為氨水外賣。截至11月6日,湖北化肥氨洗滌塔共回收氨水約240噸,外賣氨水8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