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地煉企業向何處去?從填平補齊到煉化一體

作者: 2018年11月27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近幾年,我國石化行業產業鏈發生了明顯變化:石油煉化向下游化工延伸,化纖合成向上游石油煉化延伸,產業呈現出一體化趨勢。地煉企業也正經歷從煉油到煉化的演化,并通過新建高端石化項目延展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
近幾年,我國石化行業產業鏈發生了明顯變化:石油煉化向下游化工延伸,化纖合成向上游石油煉化延伸,產業呈現出一體化趨勢。地煉企業也正經歷從煉油到煉化的演化,并通過新建高端石化項目延展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最大程度地將原油中各種物質“吃干榨盡”。

  專家認為,未來我國石化行業競爭模式將發生徹底改變,隨著資本、技術和品牌新壁壘的形成,企業所處的行業位置將有更清晰的層次。以恒力、桐昆、榮盛、恒逸、盛虹等為代表的新興石化巨頭和山東部分先知先覺的地煉龍頭,將以更靈活的原料選擇、具有彈性的生產、更豐富和更具差異化的產品為競爭優勢,形成全產業鏈企業群。

  填平補齊配套深度加工

  我國地煉企業早期生產以進口燃料油為主,部分企業使用重油,裝置大多以常減壓裝置配套延遲焦化、催化裂化、汽柴油加氫等裝置。近幾年,隨著進口原油“雙權”的下放,地煉加工進口原油猛增。為適應原料結構調整和油品質量升級要求,追求利潤最大化,地煉企業紛紛投巨資填平補齊,新建二次加工、深度精制裝置和下游化工裝置,向縱深加工發展,自身配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東營是山東地煉企業最集中的地區,多數企業在煉油之后配套深加工裝置,天弘化學加氫裂化項目、神馳石化輕烴加氫改質生產C3/C4烷烴化工原料項目、海科瑞林液化氣綜合利用項目等已建成。

  數據顯示,2017年山東地煉一次加工裝置(常減壓)能力為17325萬噸/年,同比增長4.78%,相對于前兩年增速放緩,但二三次加工裝置增速加快,新建加氫、重整裝置占有較大比重。據統計,2017年山東地煉催化裂化裝置(包含重油催化)能力為5512萬噸/年,同比增長4.85%,而加氫裝置能力達到7657萬噸/年,同比增長12.93%.其他如重整、氣分、MTBE、烷基化裝置能力也均有所提高。

  長期關注山東地煉發展的生意社分析師盧興俊指出,山東地煉二次加工、深度精制裝置以及大量的精細化工裝置接過擴張的接力棒,去油化成為不少地煉企業的重中之重。

  煉化一體漸成標配

  近年來,山東一直在謀劃地煉產業升級,今年年初公布的《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提出加快煉化一體化步伐,在列入重大項目庫的首批35個高端化工項目中,總投資上千億元。

  渤海灣畔的昌邑是山東石化重鎮,其中昌邑石化具備1000萬噸/年一次加工能力、600萬噸/年綜合加工能力,其100萬噸/年連續重整和180萬噸/年柴油加氫改質項目去年投運。依托昌邑石化擬建的中國化工集團山東化工原料基地升級改造項目,是首批11個高端石化項目中唯一帶有煉油的煉化一體化項目,設計1300萬噸/年成品油、150萬噸/年對二甲苯。根據規劃,該公司還將依托乙烯和對二甲苯發展高附加值、差異化的石化產品,向化工品領域進一步延伸。

  此外,不少企業瞄準了輕烴和芳烴,列入山東高端石化項目庫的就有魯清石化120萬噸/年輕烴綜合利用項目、東明石化100萬噸/年輕烴綜合利用項目、京博石化280萬噸/年芳烴及配套項目、利華益利津煉化100萬噸/年烯烴芳烴聯合項目、中化弘潤石化重芳烴項目等。

  “大型化、集約化是石化行業進入結構調整期后的主要特征,而煉化一體化是提升煉油基地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院長達志堅指出,美國50%以上的煉廠有下游配套化工裝置,墨西哥灣區3/4的煉廠配有一體化加工裝置。在他看來,因規模經濟特征明顯,世界上主要有機原料供應商均在擴大裝置規模,煉廠規模和裝置規模也在進一步增大,煉化一體化基地建設已成大趨勢。

  油頭化尾3個發展方向

  經過不斷填平補齊、延伸拓展,山東地煉的發展路徑日漸清晰。而隨著未來一大批高端石化項目的逐步投產,部分煉廠將實現油頭化尾。

  目前山東地煉企業發展主要集中在3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傳統烯烴路線,主要為石腦油或輕烴制乙烯,并配套HDPE、環氧乙烷、乙二醇等,主要代表為魯清石化120萬噸/年輕烴綜合利用項目;第二個方向是芳烴對二甲苯路線,部分將配套PTA,主要代表為東營威聯化學200萬噸/年對二甲苯項目;第三個方向是烯烴、芳烴聯合項目,兼顧聚乙烯、聚丙烯、三苯等,主要代表為金誠石化MZRCC聯產EPM及其配套工程項目、利華益100萬噸/年烯烴芳烴聯合項目、京博石化240萬噸/年先進催化裂化煉化一體化及配套項目等。

  “魯清石化輕烴綜合利用項目引進德國和美國最先進的專利技術,產品具有高抗張模量、耐環境應力開裂性等突出的機械性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據壽光魯清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清介紹,該項目可年產碳二烯烴、二烯烴、混合丁烯、C6烷烴、C12高等級橡膠等113萬噸,可將原油吃干榨凈,實現從油頭到化尾的全鏈條生產。

  利華益集團科研開發部部長賀宗昌介紹說,利華益100萬噸/年烯烴芳烴聯合項目引進美國KBR公司先進催化制烯烴芳烴工藝技術,利用現有輕油資源進行深加工,與傳統蒸汽裂解和重油催化等路線相比,具有反應溫度低、產品分布靈活、節能低碳環保優勢,符合未來綠色化工產業發展方向。

  卓創資訊分析師指出,從山東主流地煉企業大煉化的發展布局來看,傳統烯烴路線、芳烴對二甲苯路線投資成本相對較大,但這將成為由煉油到煉化轉變的關鍵點,一旦項目落成,將徹底改變傳統獨立煉廠格局。而芳烴烯烴聯合項目,除金誠石化MZRCC聯產EPM項目因配套裝置較多投資成本較大之外,利華益、京博石化催化裂化項目投資成本相對較低,很可能成為獨立煉廠中首批投產的煉化項目。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