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煉企業向何處去?控煉增化,構建先進產能
作者: 2018年11月21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來自中國石化聯合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超過8億噸,而2017年原油實際加工能力僅有5.68億噸,產能利用率不足70%,與世界平均煉油產能利用率82.5%相比,產能過剩的矛盾已經十分突出。 不過,隨
來自中國石化聯合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超過8億噸,而2017年原油實際加工能力僅有5.68億噸,產能利用率不足70%,與世界平均煉油產能利用率82.5%相比,產能過剩的矛盾已經十分突出。
不過,隨著我國煉油技術水平的升級和進步,轉型速度也在不斷加快,煉油行業由“資源型”向“化工型”轉型的方向更加明確,路線圖愈加清晰。業內專家指出,地煉企業應順應形勢,發揮自身優勢,依托煉油,走出煉油,控煉增化,油化并舉,由煉化向化工轉變,構建先進產能。
“由煉轉化”漸成共識
日前,埃克森美孚公司與廣東省政府在廣州簽署系列協議,計劃投資100億美元,在惠州大亞灣建設大型石化項目。值得關注的是,該項目將采用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烴技術,可越過原油精煉過程,將原油直接轉化為輕質烯烴。
無獨有偶,巴斯夫公司擬投資100億美元在湛江建設的精細化工一體化基地,并不建設煉油產能,而是進口石腦油,采用先進石化技術生產精細化工產品。
中石油戰略與政策研究處處長唐廷川指出,從世界范圍看,煉油行業屬于微利行業,化工反而成為煉油企業的利潤增長點,為此不少國際石化公司都加大了化工投資。
中國石油規劃總院煉化所所長孫寶文指出,國內煉油產業供應主體多元化,產能過剩嚴重,競爭日趨激烈。煉化行業要適應能源轉型趨勢,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向化工轉型,構建先進產能,走“控煉增化”的道路,即壓低油品生產率,提高化工原料的生產率。
孫寶文舉例說,現有煉化一體化企業重在優化化工原料,持續降低生產成本,現有燃料型大型煉油企業建設大型乙烯或芳烴裝置,布局較近的中型煉油企業可集體發展大型化工。
“小煉油大化工”成為趨勢
近幾年,幾家石化央企和榮盛石化、恒力石化、盛虹石化等大型民企紛紛上馬大型煉化項目,年原油加工能力都在1000萬噸以上。但對比煉化一體化項目與傳統煉化企業的產品結構,不難發現,新增的幾個大煉化項目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小煉油、大化工”。即利用裂解柴油回煉或者加氫轉化等技術,將柴油轉化為化工原料,降低成品油收率,提高原油生產乙烯和PX等主要化工原料的強度。
譬如,11月7日剛剛簽署投資協議的盛虹煉化(連云港)有限公司擬建的煉化一體化項目,總投資775億元,設計1600萬噸/年煉油,后面還配套了280萬噸/年對二甲苯、110萬噸/年乙烯,以及丁二烯、醋酸乙烯、環氧乙烷、苯乙烯等十幾種化工產品。
目前,已經披露的幾個在建、擬建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均大幅壓縮成品油產出,部分企業成品油收率甚至低于40%,其目的就是要增加化工原料和化工產品產出。
山東省人民政府日前印發的《關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也提出,成品油(汽煤柴)收率降至40%左右,烯烴、芳烴等基礎原料和高端化工新材料保障能力顯著提高,基礎化工原料(產品)占比達到35%以上的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形成全系列高端石化產業鏈,實現由“一油獨大”向“油化并舉”轉變。
深加工裝置還要配套
現代煉化工藝較為成熟,主要通過蒸餾、裂解、重組及精制裝置產出成品汽、柴油等石化產品。起初,受資金及原料油品質限制,地煉企業投建煉化裝置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以常減壓裝置—催化裂化裝置、延遲焦化裝置—加氫精制裝置—催化重整裝置—烯烴深加工裝置的順序添加,存在著產業鏈匹配性較差的問題。由于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裝置投資成本較低,裝置同質化程度較大,三次加工裝置的完善度較低。
隨著沿海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建設,地煉企業逐步意識到提高自有裝置的匹配度及完善化工產品深加工裝置類型的必要性,紛紛通過建設連續重整等裝置,打通煉油和化工的產業通道。
今年以來,包括鑫泰石化、魯清石化、墾利石化、齊潤化工在內的多家地煉企業紛紛上馬重整裝置,山東地煉已投產重整裝置產能達1490萬噸/年。加上目前最大的擬建連續重整裝置——東營威聯化學有限公司220萬噸/年石腦油綜合利用項目,山東地煉重整裝置產能規模將急劇擴張至2150萬噸/年。
“山東地煉企業對連續重整裝置較為熱衷,是因為可提升汽油品質,盈利能力強,再就是能夠產生重要的基礎石油化工原料,為延伸下游化工產品鏈打下良好基礎。”生意社分析師盧興俊表示。
墾利石化副總經理姚秀偉說:“以石腦油為例,原來只是初級產品,我們實施了120萬噸/年石腦油綜合利用項目,使它重新成為原材料,可以生產出苯、二甲苯等十幾種高端精細化工產品,附加值增加3倍左右。”
“過去,山東地煉主要是以重油和燃料油為原料,生產汽柴油等初級產品,如今突破了原料瓶頸的制約,發展重心則由煉油向煉化的下游產業延伸。”東營一家石化企業副總經理周峰表示。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