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為煤化工高質量發展打call
作者: 2018年11月12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10月16~17日在北京舉行的2018中國國際煤化工發展論壇上,專家提出,盡管“十三五”時期我國現代煤化工發展勢頭良好,但是在系統集成優化、產業布局、降低消耗、控制成本、設備運營效率等方面,煤化工產業還有較大的
10月16~17日在北京舉行的2018中國國際煤化工發展論壇上,專家提出,盡管“十三五”時期我國現代煤化工發展勢頭良好,但是在系統集成優化、產業布局、降低消耗、控制成本、設備運營效率等方面,煤化工產業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積極推動信息化技術與煤化工產業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好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型信息化技術,將大大提升煤化工產業發展質量。
兩化融合提升運行效率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潘愛華表示:“利用我國相對豐富的煤炭資源和煤化工工程技術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對實現石油化工原料的多元化、提高產業競爭力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神華、中煤等行業中的骨干企業已經開展了相關工作,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煤化工智能工廠成為煤化工行業首個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試點項目,在行業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潘愛華建議:“推動智能化、信息化技術與煤化工產業的深度融合是煤化工產業升級的重要路徑之一。煤化工企業要積極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借鑒石油煉化企業的先進經驗,利用信息化和物聯網技術,對已有項目實施智能控制方面的改造,優化生產流程智能;對新建項目要同步設計智能制造系統,提高項目的運行效率,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規劃決策離不開大數據
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謝克昌院士提到,一定要站在全球能源革命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高度,來把握我國煤化工產業的發展方向和項目規劃,而能源大數據平臺將對企業進行科學規劃與決策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謝克昌介紹,201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建立了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整合各類工程科技數字資源,建立一個全方位的公共數據服務平臺,其中泛能源大數據平臺,是全國首個綜合能源大數據平臺,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專業知識服務,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風能、核能、生物質能等,打通了從能源開采、運輸、轉化、輸配一直到消費的所有環節的數據通道,建立起一個互聯互通能源網絡。
“這個平臺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數據網絡,提供的數據知識不光是能源層面的,而且還包括了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市場消費、安全環保等所有的數據和信息,利用了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將這些知識進行整合,為煤化工企業的項目規劃、科學決策提供全方位的知識支撐體系。要充分利用好這個平臺,科學合理地規劃布局煤化工項目、選擇技術路線,促進煤化工的高效、清潔、低碳、綠色、有序發展。”謝克昌表示。
智能管控助力安穩長滿優
肆點靈智能科技(大連)有限公司董事長殷平則從微觀的設備安全管理的角度介紹了大數據與智能化技術在煤化工行業的應用前景。
“企業效益提升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要依靠生產裝置的安穩長滿優運行,設備的健康安全運行也是安全生產的基本保障。通過數據采集監測、高效數據存儲、遠程診斷分析、設備平臺集成服務等,可以幫助煤化工企業進行設備的智能在線監控、早期精準診斷、遠程故障分析、預測維修,實現動設備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與優化,進而提升企業的安全水平和運營效率。”
殷平介紹,“這些設備的智能管控系統已經在九江石化、海南煉化等石化企業等到了很好的實施與應用,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九江石化智能工廠2016年完成了17臺大機組和127臺高溫機泵在線智能監測診斷系統的建設,并在三維數字化平臺完成了監測數據及分析圖譜的集成工作。目前,我們正在為九江石化開發設備域深化管理平臺。相信這些在石化行業行之有效的設備智能化管控技術,也會在支撐煤化工行業提升智能化水平上發揮應有的作用。”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