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地煉、焦化、輪胎、化肥、氯堿業實施路徑及目標
11月5日,山東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七大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涉及地煉、焦化、輪胎、化肥、氯堿五大化工行業。《方案》明確,將通過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世界先進水平的企業集團和產業基地,推動高耗能行業創新、集約、綠色、高效發展,加快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方案》由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起草,提出了各行業的轉型升級目標。其中,地煉行業,力爭到2022年將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區和煉油能力在300萬噸/年及以下的地煉企業煉油產能進行整合轉移;到2025年,將500萬噸/年及以下地煉企業的煉油產能分批分步進行整合轉移,全省地煉行業原油加工能力壓減到9000萬噸/年左右。
焦化行業,到2020年全省焦化企業戶數壓減到40家以內,單廠區焦化產能200萬噸/年以上企業達到8家以上,煤炭主產區及鋼鐵企業集聚區焦化企業產能比重提高到50%以上;到2025年,全省焦化企業戶數壓減到20家以內,單廠區焦化產能100萬噸/年以下的全部退出,煤炭主產區及鋼鐵企業集聚區焦化企業產能比重提高到70%以上。
輪胎行業,到2020年斜交胎產量由目前的3500萬條降至2000萬條,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企業集團達到4家;到2025年,培育8家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企業,其中過200億元的2家以上,1~2家企業進入全球輪胎行業前10位。
化肥行業,到2022年壓縮合成氨產能200萬噸/年,全省合成氨產能控制在650萬噸/年左右,尿素產能控制在800萬噸/年左右,尿素生產企業固定床氣化爐全部淘汰,全行業減少200萬噸左右標準煤消耗,能耗總量減少20%;減少廢氣排放2680噸左右,排放總量減少50%,骨干企業綜合實力躍居國內行業前列。
氯堿行業,到2022年電解單元噸堿能耗強度由360千克標準煤下降到325千克標準煤,對能耗達不到標準的電解槽予以淘汰;燒堿電解
裝備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膜極距改造率達到100%.
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研究院主任喬法興指出,山東化工企業多數是從小煉油、小化肥、小氯堿等發展起來的,工藝技術相對落后、產業集中度較低,與跨國公司、大型央企和新興能源民企相比缺乏競爭力。本次《方案》是山東省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施“四增四減”、優化“四個結構”的有效措施,通過“騰籠換鳥”,推動山東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將進一步增強企業競爭力。
“本次《方案》中力度最大的是煉化行業轉型升級措施?!鄙綎|省煉油化工協會秘書長李德坤表示,《方案》中提出重拳倒逼落后產能市場出清,大刀闊斧推動產業布局調整,特別是規劃建設3000萬噸級煉化一體化項目,必將改變山東煉化產業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