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是機器人發展的窗口期
作者: 2018年11月07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上線以來,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機器人技術快速演進,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認知科學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和推動下,不斷形成新的發展形態,智能化的發展方向日益凸顯,有望成為新
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上線以來,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機器人技術快速演進,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認知科學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和推動下,不斷形成新的發展形態,智能化的發展方向日益凸顯,有望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先鋒力量,引發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預測:“機器人革命點擊打開鏈接”將創造數萬億美元市場,從而帶動與機器人相關的新材料功能模塊、感知獲取與識別、智能控制與導航等關鍵技術與市場快速發展。
國際數據公司(IDC)和中國信通院聯合發布的《人工智能時代的機器人3.0新生態》報告提到,伴隨著感知、計算和控制等技術的迭代升級和圖像識別、自然語音處理、深度認知學習等數字技術在機器人領域的深入應用,將對機器人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加速機器人行業智能化的發展。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曲道奎表示,過去的工業機器人主要的技術構成是機械、電子、軟件和控制; 現在機器人已經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這也是機器人最大的變化。只有通過這種技術的變化和突破,機器人才會擁有更高的性能、功能、智能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機器人,除了它的硬件,外觀形象和運動之外,非常重要的就是后臺的理解、預測、決策以及前端交互能力。”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介紹說。AI技術可以看作是機器人后臺的核心算法。在工業制造方面,AI技術能夠促進人與機器人的合作, 讓人機協作更加智能。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候任主席、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研究院院長龔克講到,“目前人工智能在新一輪的科技和工業革命當中扮演著非常突出的角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等相互結合、相互賦能,正在推動這個時代形成新的生產力,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
專家指出,抓住未來10年智能社會發展的窗口期,加速換擋,在這一輪深刻調整產業結構中,向新的發展平臺躍遷,實現新驅動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動力。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