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不處理污水為哪般?
作者: 2018年11月06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近日,生態環境部陸續對外公布了對河北、內蒙古、黑龍江等10省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情況。中國化工報記者梳理發現,多地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不正規處理廢水,稀釋廢水、偷排等情況突出。 內幕揭開令人咋舌
近日,生態環境部陸續對外公布了對河北、內蒙古、黑龍江等10省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情況。中國化工報記者梳理發現,多地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不正規處理廢水,稀釋廢水、偷排等情況突出。
內幕揭開令人咋舌
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江蘇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發現,南京市未完成江北新材料科技園污水處理廠達標整治任務,采取投加活性炭的應急措施進行整改,但對園區企業普遍超標納管等根本問題不予解決,做表面文章。園區81家企業中,31家未建設廢水預處理設施,生產廢水直接納管,部分企業還通過罐車將化學需氧量濃度高達數萬毫克/升的化工廢水送至園區污水處理廠,對該廠正常運行造成巨大沖擊。同時,連云港市灌云、灌南化工園區整改不到位,存在不同程度環境問題,廢水偷排和稀釋排放、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等問題十分突出。
“國家進行環保督察‘回頭看’,再加上之前央視報道連云港化工園區污染嚴重、暗管眾多的情況,各級政府對‘兩灌’化工園區的環境污染情況都非常重視,并進行了深入檢查。在進行園區暗管排查的過程中,發現灌南園區污水處理廠有5根排水管,其中4根是正常排放處理后的達標水,另1根是用來直接排放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另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灌南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向有“需要”的企業每個月收取3萬元,允許企業將未經處理的污水輸送到污水處理廠后,通過污水處理廠進行直接排放。
對此,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會長秦志強表示,江蘇省共有54家化工園區,根據此次環保督察反饋的情況來看,園區污水處理整體情況較好。但是,不論是被點名批評的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污水處理廠,還是“兩灌”化工園區的污水處理廠,其虛假處理工業廢水、對廢水進行稀釋排放甚至是直接偷排的情況,可以說是令人咋舌。作為園區污水處理最后一關的污水處理廠偷排廢水,甚至與企業進行交易,這為化工園區帶來了極為不好的行業和社會影響。
處理壓力轉至企業
在環保督察的壓力下,各地方政府加強了對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和監管,如對污水處理廠進行整改、提高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重新規劃污水處理要求、持續加強對企業預處理污水的監測等。但有企業反映,如今找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更難了。
10月初,江蘇省連云港市公布了首批恢復生產的3家企業,第二批企業也于10月底相繼通過檢查準備復產。但是,在得到復產批復的同時,部分企業因沒有按期完成污水預處理設備改造無法第一時間復產。
記者拿到了連云港中新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發布的《關于調整江蘇連云港化工產業園區內企業廢水接管標準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后污水處理能力各項標準,自8月8日通知發布起,污水處理廠接收的化工企業預處理廢水必須滿足COD小于200毫克/升、氨氮小于25毫克/升、總氮小于45毫克/升等66項指標要求。目前尚未有相關文件對指標進行更新。
“但在實際操作上,江蘇省要求新復產的化工企業,污水預處理必須按照《太湖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行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執行。”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根據這項地方標準,污水處理廠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必須滿足化學需氧量(COD)小于40毫克/升、氨氮含量小于3毫克/升、總氮含量小于10毫克/升、總磷小于0.3毫克/升;而化工企業廠區排口出水必須達到COD小于50毫克/升、氨氮含量為5~10毫克/升、總氮含量為10~20毫克/升、總磷小于0.5毫克/升的要求。
“企業排口的出水標準已經和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標準相差不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相當于把絕大部分的處理壓力轉移到企業身上了。”該人士說。
某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污水處理廠對企業輸送去的預處理污水進行限量,根據企業情況,污水處理廠只處理定量污水,超出部分不再接收。這將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
秦志強表示,對處理污水進行限量不符合污水處理廠的發展邏輯。從污水處理廠的角度來看,自己整改完畢后,是希望企業能夠把預處理污水輸送到自己這里進行處理的,畢竟污水處理廠會根據污水處理量向企業收費,能夠處理的污水越多,污水處理廠自身的盈利也會越好。
“如果真有限量處理污水的情況,有可能是地方政府對污水處理廠提出了要求。這可以認為是變相的‘一刀切’,從污水處理廠這一關‘卡脖子’,限制總體排污量。這種處理方式,對于化工企業、化工園區乃至整個化工行業會帶來很不利的影響。”秦志強說。
園區治污能力將考核
秦志強介紹,目前,江蘇省正在推進沿海化工園區“141”環境治本工程。《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沿海化工園區“141”環境治本工程的實施意見討論稿》目前正在征求意見。該文件主要針對化工園區,旨在通過治本工程構建更為嚴格的項目準入和污染防治標準。根據文件,將對化工園區的污染物收集能力、污染物處置能力、能源清潔化利用能力和環境監測監控能力進行要求和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將實行區域項目限批,直至取消化工園區定位。文件中的很多措施,將進一步推進園區污水排放綜合治理。
除了技術方面的升級之外,處理理念的改變也能為污水處理廠帶來改善。秦志強介紹說,目前江蘇常熟新材料產業園引進了德國技術,把污水處理中心變成了濕地公園,利用公園式綜合發展理念進行廢水處理,污水處理以及環境治理的效果顯著,值得參考。
此外,秦志強還表示,化工生產企業也要從源頭把好關,不斷研究探索吸收新的處理技術,提升自身的處理能力,把自己應該做到的事情做好,加強“三廢”治理投入,把“三廢”量降到最低。企業自身處理能力越高,后續污水治理壓力就越小,社會負面影響也會越少。與此同時,園區污水中心也做到達標接納、達標排放,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