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式成為煤炭凈進口國
作者: 2018年11月02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曾經是煤炭出口大國。2003年以后,隨著國內需求擴大,煤炭出口量逐步減少,進口不斷增加。從2009年起,我國正式成為煤炭凈進口國,進口煤越來越成為國內市場的重要補充。進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曾經是煤炭出口大國。2003年以后,隨著國內需求擴大,煤炭出口量逐步減少,進口不斷增加。從2009年起,我國正式成為煤炭凈進口國,進口煤越來越成為國內市場的重要補充。
進口來源國趨向多元
過去10年是中國煤炭進口增長最快的十年。2008~2017年,我國煤炭進口從4040萬噸上升至2.709億噸,進口量增加了5.7倍,年均增長23.5%。煤炭凈進口也顯著上升,2009年中國凈進口煤炭1.0343億噸,2017年上升到2.6273億噸,年均增長12.4%,2009年煤炭凈進口額為81.98億美元,2017年上升至215.33億美元,年均增長12.8%。
隨著進口量大幅增加,煤炭進口來源也明顯增多。2009年以前,我國主要從印尼、越南、澳大利亞進口煤炭,近年蒙古、俄羅斯也逐漸成為我國重要的貿易伙伴。與此同時,我國還擴大了自加拿大、美國、南非的煤炭進口,目前進口來源國已經由2008年23個上升至33個,進口來源地遍布亞太、非洲、中東、俄羅斯和南北美地區。盡管如此,我國煤炭進口仍主要集中在亞太地區的少數幾個國家,2017年來自印尼、澳大利亞、蒙古、俄羅斯的煤炭進口量占我國煤炭總進口量的92.6%。其中,印尼為我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占40.2%;澳大利亞位居第二,占29.5%;蒙古位居第三,占12.5%;俄羅斯占10.4%。
目前,我國煤炭進口的目的地主要在東南沿海省區,如廣東、上海、廣西、浙江、江蘇、福建,煤炭進口的主體既包括煤炭貿易商,也包括用煤企業和與礦業相關的建設企業。若按所有制劃分,國有企業占比最大,2017年國有企業煤炭進口量占全國煤炭總進口量的50.3%,民營企業占38.4%,外資企業占11.3%。
從品種上看,過去我國主要進口無煙煤和煉焦煤,近年由于國內煤炭消費增長更多源于發電用煤,動力煤進口快速增加。到2017年,動力煤進口量已占到總進口量的69%,煉焦煤和無煙煤分別只占26%和5%。
四因素促成進口增長迅速
過去10年我國煤炭進口快速增長主要受到四方面因素影響:第一,經濟高速增長,國內煤炭需求旺盛。進入21世紀,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電力、鋼鐵、冶金等重化工業快速發展,帶動煤炭消費大幅增加。2008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政府實施4萬億元投資計劃,大量基礎設施開工建設,也刺激了國內特別是東部地區煤炭需求的增長。第二,煤炭產銷逆向分布加劇。我國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煤炭消費大多在東南沿海。近年煤炭供給越來越向西部集中,而運送煤炭的物流體系建設相對滯后,導致東部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因此,沿海電廠更愿意從越南、印尼、澳大利亞進口煤碳,不僅運費低,運距短,煤炭質量也相對較高。第三,國內外價格倒掛。金融危機過后,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發達國家煤炭需求減少導致國際煤價大幅下跌,同期中國煤炭價格持續上漲,造成進口煤炭成本低于國內。以澳大利亞為例,2009年6月,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價為479元/噸,秦皇島港為580元/噸,扣除航運成本,國內煤價比進口煤到岸價高出70~80元/噸;2014年2月,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動力煤為459元/噸,比秦皇島港價540元/噸仍低80元/噸。第四,關稅下調,進口成本降低。進入"十一五"以后,由于國內煤炭需求旺盛,市場出現供不應求局面,我國開始對煤炭采取"控制出口、鼓勵進口"的政策,不斷下調煤炭進口關稅。2006年11月起,我國將動力煤、無煙煤進口稅率由3%降至1%,2007年6月又將其降低為零,2008年所有煤炭進口關稅調整為零,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煤炭進口。
未來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從今后的發展看,由于我國仍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的重要發展時期,經濟增長和人口的增加都離不開對能源的消耗,而煤炭是中國能源消費的主體,未來經濟發展必然導致煤炭需求的進一步增加。
在供給方面,我國雖然是煤炭資源大國,但人均占有量較低,約234噸,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4,遠低于美國1045噸的人均占有量。2017年我國原煤產量35.2億噸,也低于38.6億噸的消費量。同時,我國煤炭資源稟賦和社會經濟格局的錯位分布,決定了"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的運輸模式將長期存在。因此,無論從能源安全、能源保供應,還是從生態地理環境的角度考慮,進口煤都是對國內市場的必要補充。
近期的研究成果顯示,目前澳大利亞和印尼的煤炭成本仍低于國內煤企的平均水平,其在價格和區位上的優勢已經對沿海電廠形成了剛性拉運和固定的市場需求,未來這種模式仍將持續。另外,從品種結構上看,我國煤炭質量不高,含熱量低,高磷高硫,為達到國務院新出臺的一系列環保管理要求,發電廠只能從境外購買部分煤炭來減少他們的煤灰/硫/磷排放,優質煤的稀缺也支撐了進口需求。
當然,未來受結構調整、節能減排、鐵路擴能改造等因素影響,煤炭進口增速可能明顯放緩,我國能源"十三五"規劃已經提出到2020年要將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降至58%以下,但國內對進口煤的需求仍會保持相對穩定。按照煤炭工業"十三五"規劃的要求,今后我國將更多鼓勵進口優質煤,加強煉焦煤進口,嚴格控制低熱值煤、高硫煤等劣質煤進口,煤炭進口政策也會更加務實、精準和有針對性。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