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順產業鏈上下游 化解“煤電頂牛”根本矛盾
作者: 2018年11月02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煤價高位運行,對煤炭企業是利好,但對火電行業而言,則是挑戰。10月24日發布的三季度報顯示,最大火電上市公司華能國際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母股東的凈利潤19.89億元,同比下降29.33%,稍遜預期。同一天,國內第二大煤
煤價高位運行,對煤炭企業是利好,但對火電行業而言,則是挑戰。10月24日發布的三季度報顯示,最大火電上市公司華能國際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母股東的凈利潤19.89億元,同比下降29.33%,稍遜預期。同一天,國內第二大煤炭上市龍頭中煤能源發布的三季報成績亮眼:報告期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1億元,同比增加77%。
對此,有機構指出,解決“煤電頂牛”的根本,還是要化解電力市場的過剩,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供需及利益分配的基本平衡。此外,加快推進國企改革、電力體制改革及煤電一體化、專業化的整合重組,也將能為國內電力、煤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助力。
盡管前三季度發電量同比大增,但在煤價高位運行的背景下,華能國際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業績表現低于預期。當季營收435.84億元,同比增9.95%,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40億元,扣非凈利潤-1.72億元。梳理財報發現,煤價成本高企、投資收益同比減少、資產減值及財務費用上升成為這家龍頭在旺季虧損的主因。
在發電量方面,華能國際在前三季增速領先全國平均水平。這背后,其實也體現出全社會用電需求整體旺盛。
在三季度電價下滑的同時,投資收益下滑、財務費用的上升等因素進一步侵蝕了利潤空間,導致公司在三季度這一傳統盈利旺季出現虧損。毫無疑問,對火電為主的電企龍頭而言,對毛利率影響較大的因素,還包括電煤成本。
今年前三季度,由于夏季高溫及水電缺口等多方因素,全國煤炭供需保持緊平衡態勢。今年前三季度秦皇島5500大卡煤種的平倉均價為655元/噸,同比增加6.14%。受煤價小幅增長及發電量增長影響,華能國際前三季度的營業成本同比增長12.48%。受三季度單季高煤價影響,當季毛利下滑至11.27%,同比/環比降低1.8/1.5個百分點。
長期以來,由于“市場煤”與“計劃電”的矛盾難以有效疏解,處于產業鏈兩端的煤炭和火電,其矛盾和博弈一直是市場關注的重點。隨著煤炭價格的上漲與下跌,煤企與電企的盈利情況如同蹺蹺板。
經歷了2014年和2015年的市場寒冬,煤炭企業在2016年以來迎來新一波上行周期,煤價也在2017年連續上漲,并在2018年保持較高水平波動。
在高煤價支撐下,煤炭企業的利潤水漲船高。最新的例證是國內第二大煤炭上市龍頭中煤能源發布的三季報。就在華能國際發布三季報的同一天,中煤能源也曬出了這份頗為亮眼的成績單。
據中煤能源最新發布的三季報,該公司在今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771億元,同比增加29%,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1億元,同比增加77%,對應每股盈利0.31元,扣非后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1億元,同比增加83%。
若看單季成績,中煤能源在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9億元,同比增加19%,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3.7億元,同比增加161.5%,對應每股盈利0.10元。中煤能源在財報中指出,業績大幅改善的主因是受益煤價上漲及資產減值損失減少。
多家機構的分析師認為,今年四季度的煤價大概率將保持高位波動。這對于煤炭企業無疑是個利好消息,但供暖季不確定因素在于進口煤的變化。盡管當前電廠庫存偏高,但隨著深冬取暖季到來,預計國內煤炭消耗量將逐步回升。
但對于火電企業而言,煤價持續高位仍將給包括華能國際在內的電力行業帶來巨大挑戰。在能源結構調整、電力市場競價交易擴大、光伏風電等加快平價上網的多重因素影響下,火電企業四季度乃至全年業績恐將仍然承壓。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