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如何?筆者從近期在南京舉辦的世界智能制造大會現場了解到,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超過13萬臺,約占全球產量1/3。其中,我國核心零部件和控制系統自主研發能力增強,涌現了一批創新型機器人企業。比如,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自主研發出國內首款具有完全自主
知識產權的精密擺線針輪減速器并投入生產,固高科技、新時達等企業相繼開發出國產控制器系統。
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快速創新,服務機器人智能化提升。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紛紛進軍服務機器人行業,大疆、科沃斯、小i機器人等創業企業也獲得市場高度認可。
筆者經過梳理后發現,目前重點上市公司營收、盈利持續增長,2017年概念類機器人上市公司凈利潤達250億元。國內重點機器人上市公司發展穩健。截止2018年3月31日,滬深兩市概念類機器人上市公司共70家,分布在17個省市,其中廣東、江蘇、浙江機器人企業最多;上市板塊分布相當,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各占約1/3;14家公司市值已超百億元。
筆者從《2017-2018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年度報告》中發現,2017年,機器人公司整體經營狀況較樂觀,增長勢頭強勁。70家概念類機器人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總額達4550.74億元,同比增長近36%,高于深市全部上市公司總營收增速以及創業板總營收增速;凈利潤總額達250億元,同比增長約10%。
以匯川技術為例,2018年上半年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收24.73億元,同比增長27.66%;實現歸母凈利4.96億元,同比增長15.72%。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公司以“機器人+工藝”的整體系統解決方案為核心優勢,在手機智造等行業已經實現批量銷售,并不斷探索半導體、小家電等行業應用。在產品開發方面,SCARA機器人基本完成系列化,可以滿足負載3/6/10/20kg,臂長300mm-1200mm的應用場合;視覺產品開始推向市場,鎖螺絲、點膠等工藝解決方案也取得進展。2018H1公司機器人業務實現營收4,998萬元,凈利潤679萬元。
除了相關企業借力工業機器人的爆發迎來業績增長。相關省份也開始發力機器人領域。筆者從江蘇省相關部門獲悉,傳統的工業大省江蘇在機器人整機制造和系統集成、產學研協同創新、智能數控和機器人應用等方面均具有較好基礎,已規劃建設了昆山、張家港、南京、常州、徐州等5個機器人產業園,南通海安機器人小鎮等。常州、昆山等重點開發區率先發力,機器人產業集聚能力快速提升。目前,常州武進高新區已集聚安川電機、快克、遨博等核心工業機器人企業,以及納恩博、錢璟醫療等高端服務機器人企業;昆山高新區已集聚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新時達機器人等企業。
截至2018年上半年,江蘇已有機器人相關企業2200多家,機器人本體位列全國銷量前二十的企業有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