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能源轉型 開啟節能環保新時代
——第八屆山西節能環保、低碳發展博覽會開幕
10月26日,第八屆山西省節能環保、低碳發展博覽會在省展覽館開幕。本次展會以“綠色、制造、創新、發展”為主題,旨在加強山西節能環保和生態文明建設,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節能綠色發展新方式,來自山西省11個市、10家重點企業及100家國內外的重點企業參加展會。
煤省山西,肩負著中國資源型經濟轉型探路重任。在展會期間,各單位展示了在節能環保、低碳經濟發展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城鄉采暖煤改電、煤改氣技術,新能源汽車與技術設備等內容,欲向能源轉型發展發出“山西聲音”。走進中國第一個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展區,羅克佳華等節能環保企業一一亮相,展示了物聯網云鏈技術的科技創新實力和拳頭產品。
目前,區域大氣治理已從各自“單打獨斗”的模式逐步轉換到聯防聯控的模式,數據融合共享成為現在亟待解決的問題,云鏈技術在數據共享上有先天的優勢。羅克佳華參與構建全國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首次提出物聯網云鏈技術在環保行業的應用,宜云則云,宜鏈則鏈,管理上云,服務上鏈,直屬上云,合作上鏈,通過物聯網云鏈平臺,共享的數據可根據需要設置全局可見或者組織內可見,保證數據不泄漏、不被非授權訪問和使用,保證了數據的安全。這樣環保、交通、環衛等部門也可以多方聯動,打造自由、可控、安全的數據交易平臺,實現生態大數據的全面應用。
展會現場,一個球形的微觀監測站,吸引了觀眾的注意。“這個像攝像頭的產品,我在太原的大街上見過,原來它是在守護我們的環境健康啊!”環保天眼——佳空氣微觀監測站,引起參觀者的駐足討論。據悉,該產品主要鎖定城市居民區、農村鄉鎮、重點工業企業、道路交通、建筑工地等環境監測對象,通過網格布點鎖定污染源,實現靶向治療。目前,微觀監測站在太原六城區已布設322套環保天眼,小店區布設77套,晉源區布設80套,迎澤區布設60套,形成環保網格化服務體系,使太原治污向精準化方向轉變。目前該技術已經在北京、上海、河南、廣州等50多個省市應用。
海量的環境數據,需要龐大的數據中心承載,山西得天獨厚的氣象條件和能源優勢,為大數據中心建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山西國際物聯網大數據中心在小店區已經全面落成,據悉,該中心是全國單體較大的物聯網大數據中心,可達到國際Uptime InstituteT4級別,滿載可配置10萬臺高端服務器,為行業提供強大的存儲、計算、數據挖掘服務。
展會期間,節能環保與環衛技術產品推介、“去煤増氣”創新發展論壇、煤改電采暖工程技術產品推介等會議同期舉行,眾多環保型企業及綠色金融企業為社會獻上一場新產品、新技術的饕餮盛宴。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