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智能制造作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正在引發
制造業在發展理念、制造模式等方面重大而深刻的變革。10月12日,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江蘇省南京市開幕,并發布了《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8年版)》和《2017~2018中國智能制造發展年度報告》。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鐘志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江蘇省省長吳政隆,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南京市市長藍紹敏共同啟動開幕儀式;江蘇省副省長馬秋林主持開幕式。
辛國斌在致辭中指出,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全球
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蓬勃興起。智能制造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在催生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以智賦能、以智增效,為全球制造業注入了新動能,也給世界經濟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
江蘇省省長吳政隆表示,世界智能制造大會是對江蘇制造業的一次再動員。江蘇將以大會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先進制造業高端化、國際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大力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創建一批示范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培育一批帶動力強的領軍企業。
智能制造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形成了歷史交匯,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不斷涌現,智能制造已經成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著力點和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辛國斌指出,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智能制造發展。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下,在各部門、各地區和廣大企事業單位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智能制造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推進體系初步形成,央地聯動,確立了中國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并行推進的發展路徑。二是關鍵領域實現突破,一批技術
裝備、工業軟件填補空白,初步建立起智能制造標準、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三是試點示范成效明顯,國家層面實施了305個試點示范項目,生產效率平均提高近30%,同時形成了一批新模式推廣到相關行業。四是開放合作不斷拓展,在標準體系架構、標準路線圖制定、標準互認、產業園區和培訓基地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務實合作。
我國持續推進“四個強化”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認為,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發展智能制造需要環境、資金、人才與可持續發展政策的支持。國家政策不能搖擺,必須清晰而堅定地支持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既不能過度空喊口號,更不是一次會議管多少年。必須持之以恒、堅定不移、理直氣壯地拿出一系列政策,長期地支持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
辛國斌強調,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基礎還比較薄弱,有利于制造業智能轉型的生態體系還有待健全。在新形勢下,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長期堅持的戰略任務,以問題為導向,分類分層指導,持續推進“四個強化”:強化創新驅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配置資金鏈,著力解決短板
裝備、基礎零部件、系統軟件等問題,以用促新,推動智能制造集成發展。強化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加強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能力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資源集聚共享機制。強化人才培養。鼓勵產學研用共建智能制造人才實訓基地,培育一批既懂制造技術又懂信息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和面向智能制造的技能型人才。強化國際合作。依托雙邊、多邊對話機制,增進智能制造技術交流互動,探索共建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或創新中心,加快推進智能制造國際標準化進程。
南京打造產業“高峰”
作為全球智能制造領域的盛會,世界智能制造大會為南京點亮了“智造”的標簽,并以全新的姿態大步走向高端、智能、綠色、集群的“創新名城”。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表示,作為近代工業搖籃的南京,正緊跟智能制造發展趨勢,加速制造與互聯網融合,推進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截至目前,南京已有高新技術企業1844家,千億元級新興產業集群達6個,在南京這片產業“高原”上一步步打造起產業“高峰”。
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以“賦能升級,智造未來”為主題,從“新思維、新業態、新技術”三個維度出發,依托智領全球發布會、智領全球高峰會、智領全球嘉年華和智領全球博覽會四大板塊體系,在國際性、開放性、專業性、創新性、科普性和融合性方面呈現出新的亮點,傾力打造集產業盛會、前沿展示、賽事路演、高峰論壇、智能體驗于一體的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的交流合作平臺,全面展示世界智能制造前沿技術,深入探討世界智能制造未來圖景,廣泛推動世界智能制造深度合作。
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包括智領全球高峰會和智領全球嘉年華等四大部分,包括1場高峰會,11場主題分論壇,1場發布會,1場博覽會和多場嘉年華活動,參會的重點嘉賓超過200人,參會專業觀眾近萬人,參展單位300余家。
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會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