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紫宸 當地時間10月15日,來自巴西的大宗商品巨頭淡水河谷發布2018 年三季度產銷報告。根據報告,本年度第三季度,淡水河谷單季鐵礦石產量突破一億噸,達到 1.049 億噸,上季度為 9680 萬噸,產量環比得以提升,生產率由此達到年均 4 億噸。
本季度,鐵礦石與球團礦銷量亦創新紀錄,達到 9820 萬噸,較此前于 2017 年第四季度創下的銷量紀錄高出 470 萬噸。特優產品占銷量的百分比達到 79%(上季度為 77%)。淡水河谷表示,得益于公司實施的產品組合差異化戰略,質量對業績作出貢獻,本季度鐵礦石實際價格的平均溢價達到 8.6 美元/噸,而上季度與去年同期分別為 7.1 美元/噸和 5.6 美元/噸。
和中國這樣的“貧鐵”國度相比,巴西淡水河谷的鐵礦產品品位 一直以來相對較高,雜質含量相對低,現在,該公司的鐵礦石品質仍在不斷提升。平均來看,本季度鐵礦石的鐵品位達到 64.0%,而上季度為 63.8%;本季度鋁含量和硅含量分別為 1.2%和 3.9%,而 上季度則分別為 1.3%和 4.2%。特優產品占銷量的百分比從上季度的 77%增長到本季度的 79%。
淡水河谷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中國則是淡水河谷在全球最大的買家。鐵礦石產品品味的不斷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與中國的需求變化有關。
近年,伴隨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鋼鐵企業的產能受到嚴格的限制,與此同時鋼價一路走高,由此,中國的鋼廠對于生產效率的需求迫在眉睫。
業內人士認為,標準煉1噸鐵需要25%的焦碳,同等消耗焦炭下,鐵礦品位越高,生產成本就越低。一般來說,礦石品位提高1%,焦比約降2%。
不僅如此,使用品味更高的鐵礦石,還意味著能夠生產出更多的鋼鐵產品。在鋼鐵價格高企的行情下,這將來企業帶來更加豐厚的回報。
不斷提升鐵礦石的品味,成為近兩年來鐵礦石企業共同的選擇。今年6月,全球第四大鐵礦石供應商FMG宣布將在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價值13億美元的礦山,用以開采品味較高的鐵礦石資源。
西本新干線的數據顯示,目前,鐵礦石價格指數為750點,處于2018年以來的最高點,較5月中旬的年內最低點高出115點。
2017年2月末,這一鐵礦石價格指數曾經達到過855點,是自2014年6月以來的歷史最高點。(來源:經濟觀察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