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走完,國慶在即,今年“金九”并未給予各位鋼貿商寶寶們一個美好的回憶,“金九不金”似乎成了最近幾年的主旋律,對于國慶之后的10月,在期螺大跌的背景下,現貨又能否再次雄起呢?下面我為大家詳解三大對10月鋼價行情最重要的影響因素,通過這些解析,再做最后的判斷
1、
中美貿易戰熱度下降,實際影響逐步顯現
在剛剛結束的9月里,美國決定9月24日起對源自中國的價值2000億美元的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與此同時,中國發布《關于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在全面系統梳理中美經貿關系的同時,充分表明了堅定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的信心與決心。 在此之后,市場對于中美貿易戰的關注度逐步減弱,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其實并不是,在最近的幾個月里,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影響已經逐步顯現出來, 并且未來對我國鋼鐵市場的影響也將緩慢擴大,這影響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直接影響:鋼鐵出口關稅波及全球,美國帶頭“榜樣”作用明顯
年初,美國就率先提出對全球鋼鐵進口產品均加征25%關稅,由于我國鋼鐵出口美國總量占比僅為全年鋼鐵產量的0.5%左右,此項舉措原本對我國鋼鐵行業的影響較為有限。但重要的是,此次美國加征關稅的對象是全世界所有國家,大量原本出口美國的鋼鐵產品被迫分流到其余國家市場,連鎖反應下,歐盟、加拿大、印度等國為保護自身鋼鐵行業,于8月以后相繼推出加征關稅政策,美國的這個“壞榜樣”作用逐步顯現,而歐洲、美洲、甚至亞洲市場相繼淪陷,也導致我國鋼材出口在8月以后下滑態勢趨于明顯,由此帶來的影響不是原本區區美國加征鋼鐵關稅所能相提并論的。
間接影響:加征關稅利空
制造業,間接影響鋼鐵需求
除了對鋼鐵產品加征的25%關稅外,美國今年相繼對中國數千億產品加征關稅,我國
制造業無可避免的受到影響。在今天剛發布的數據中,中國9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0.8,為今年5月以來連續第4個月下跌,與去年同期的52.4的高位相比更是遠遠不如,而制造業作為我國鋼材第三大終端需求,該行業的下滑無可避免的會對鋼價產生不利影響。
![](http://www.gtgqw.com/UserFiles/Image/20180930180657.jpg)
以上兩點可以看出,中美貿易戰對10月鋼價走勢是較為不利的,但考慮到該影響更多是長期的、潛意默化的,短期上的影響不會超過某些實時勁爆消息
最終點評:有利與否:不利 重要度:★★★★
2、
采暖季限產不達預期,別拿豆包不當干糧
本周初,華北采暖季限產不再搞“一刀切”,根據環保排污達標與否進行分級成為了鋼鐵業熱點消息,由于市場將此舉解讀為今年采暖季限產將有所放松,前期過高的預期導致了期貨及現貨市場雙雙大跌。但我要說的是:再少的限產還是限產,別拿豆包不當干糧!更何況,此項舉措最大的受益方是如河鋼等環保排污做的比較好的大型鋼企,而這些鋼企由于規模大,影響力強,在過去兩年的采暖季限產中,往往也是前緊后松,實際減產幅度有限。再考慮到大鋼企往往是挺價的主力軍,因此采暖季限產的放松雖然稱不上是利好消息,但也遠遠沒有達到最近鋼價反應的重大利空的程度,總結一句話:各位鋼貿商們,考慮問題要理性,不要人云亦云啊!
最終點評:有利與否:有利 重要度:★★★
3、
萬億基建將發威 鋼價受益或可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完成鐵路投資732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左右,水利在建投資規模達到1萬億元。 7月31日的中央會議明確指出,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傳遞出全國基建投資加快的信號。考慮到第四季度往往是基建發力的最后時期,而基礎建設作為鋼材第二大終端需求,隨著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趨于理性,基建對于國內鋼需的貢獻更是穩步提升,在對外出口逐步下滑、國內制造業表現疲軟之際,基建發力無疑將是一支刺激鋼需的強心劑,也將成為支撐鋼價的最重要因素。
最終點評:有利與否:有利 重要度:★★★★★
綜合以上情況
我們可以看出,10月影響國內鋼材市場的因素多空參半,但考慮到各事件對鋼價的影響力度以及市場的回歸理性,利好因素仍略多于利空因素,因此大家對于10月后期行情不必過于悲觀,國慶后鋼價企穩或將是大概率事件。(來源:富寶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