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濟南召開的全國廢輪胎(橡膠)熱裂解技術
裝備及行業發展專題會議上,與會代表反映,廢輪胎熱裂解項目因沒有明確的行業劃分,在一些地方審批流程長、難落地,嚴重限制了產業發展,期盼得到政策扶持。
與會專家指出,熱裂解是國際前沿技術,是對廢輪胎利用的最好形式。廢輪胎熱裂解不等于“土法煉油”,在廢舊輪胎的梯級循環利用上,可以實現對廢輪胎的100%處理,將廢輪胎轉化為燃料油、炭黑、鋼絲等高附加值能源產品,實現廢輪胎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
但是,廢輪胎熱裂解項目在一些地方存在難立項的問題。或因被列入“兩重點一重大”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審批流程長,有的審批長達一年;又或因項目體量小,難以進入化工園區;還因我國對廢輪胎熱裂解項目沒有專門的行業劃分,造成項目落地空間變窄。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王文遠處長表示,我國80%的天然橡膠需要進口,廢輪胎熱裂解利用對補償我國橡膠原材料有意義,應當定位于再生資源產業。
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呂崢副處長也表示,目前,國內廢輪胎熱裂解利用正在加速發展,技術、
裝備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國家應該給予相關政策扶持。
濟南恒譽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牛斌認為,符合國家行業準入條件的廢輪胎熱裂解企業應當與其他輪胎循環利用企業一樣,享受同等稅收優惠政策。
山西鑫邦國際橡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康福提出,應當對廢輪胎熱裂解尾氣發電項目準予立項、準予環評,讓這類企業能享受和其他行業一樣的尾氣發電并網、稅收優惠政策。
據中國輪胎循環利用協會會長朱軍介紹,在2016年12月工信部、商務部、科技部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把廢輪胎熱裂解生產技術與裝備列入重點領域,廢輪胎循環利用的基本原則是資源化為主、無害化兜底,在確保環境安全的前提下,對固體廢物獲取再生資源。為此,一些企業和高校也看好廢輪胎熱裂解技術的市場前景,正加快該領域的技術研發。
青島科技大學汪傳生教授介紹,為推進廢輪胎熱裂解產品高值利用,他們正在開發利用熱裂解的燃油制取化工產品,從尾氣里面提取低碳烯烴。
青島伊克斯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冷帥介紹,公司把廢輪胎熱裂解產生的炭黑通過深加工變成合格產品,提升炭黑附加值。目前,炭黑產品已被客戶應用,廣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