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志于道 工業設計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有可為

作者: 2018年09月14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要深刻理解工業設計發展面臨的新任務。工業設計要成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之一和打通關鍵領域薄弱環節的重要途徑,要主動適應當前產業革命和技術變革的大趨勢,引導新技術、新模式與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要深刻理解工業設計發展面臨的新任務。工業設計要成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之一和打通關鍵領域薄弱環節的重要途徑,要主動適應當前產業革命和技術變革的大趨勢,引導新技術、新模式與工業設計融合。”工信部產業司司長許科敏在8月17日于西安召開的全國工業設計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的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中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制造業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數字經濟的高滲透下,中國傳統設計的理念、實現方式、合作模式與所涉及的范圍廣度,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和挑戰。站在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節點,未來,中國工業設計要怎么走,是一個值得深思和探討的問題。
  
通力合作 以設計品質創中國行業品牌
  “國外的工業設計已經過上百年的磨練,而我們中國才幾十年,短短的幾十年就在高鐵、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等領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不是靠跟風跟來的,靠的是綜合創新設計的能力。”中國設計學科學術帶頭人柳冠中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說,在這個以匠心去追求差異化的時代,工業設計勢必成為解決和促進產品品質的原動力。企業要根據工藝成本、人機工程、人群習慣,通過大量的數據調研、消費者需求分析,以設計驅動產品本身以及其生產過程和服務,以此構建起創新系統,來保證多方面的品質。
  柳冠中還強調,中國正面臨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國家提出產業轉型升級,真正要完成轉型首先要把產業鏈建起來。中國有上千萬家企業,不可能都成為行業冠軍,所以中國應該做行業品牌,在各行業“金字塔”的每個層級上都有突出的企業來支撐,這樣我們才能在國際上有競爭力。此外,中國企業不能只做“牌”,不做“品”,行業品牌應建立在品質基礎之上,只有嚴把“品質關”,才能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制定標準 以設計體系形成行業共識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設計標準分會理事長蘭翠芹表示,如今社會中,人才、制造業、品牌、知識、資本、供應鏈等資源很多,但是有些人發現這些資源不為己所用,所以整合這些資源,變成一個系統就顯得很有必要。工業設計真正到了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專業建構及能量貢獻的科學性、客觀性的關鍵時刻。中國發展工業設計需要把“工業設計”創新體系及研發能量當成一種制度來設計,需要解決工業設計如何和制造工業升級發展融合的問題。只有當工業設計真正形成體系化、制度性的業態,它的責任與價值、目標與路徑、流程與平臺以及規范與標準等,才能真正成為工業設計行業共識、共同努力予以解決和建構的工作方向。
  因此,蘭翠芹起草了中國第一個工業設計國家標準。她在其署名文章《創新的動力———工業設計標準及其中國策略》一文中提到的,提高我國標準的研究、制定水平是促進技術和產品創新的關鍵,用標準倒逼產品質量是提振消費者對“中國制造”信心的必要路徑,這也是推進我國供給側改革的關鍵。
  
守正出奇 與用戶一同創造美好生活
  對于工業設計的未來趨勢,原聯想PC設計高級總監李鳳朗站在整個人類發展的角度提出了很不一樣的看法。
  他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說:“人類對個人生理能力的開發利用是有限且弱小的,幾乎無法做出根本的改變,反而因為工業化單一的生活方式,減弱了行走、站立、攀爬等基本能力。未來產品設計的重心,不應該是生產制造,而是要考慮怎么樣和用戶一起創造生活,設計師是要引導創造新的生活,跟用戶一起享受生活。把生產制造之后無聊的環節移交給自動化生產設備,這將會成為整個社會非常大的變化。”
  李鳳朗表示,今天的工業化生產進入了“下半場”,不再是考慮“能不能造出來一個發動機”或者“能不能造一個車床去制造一件產品”這樣的問題,今天的生產已經變成社會的一種公共技能,或者說生產制造變成了極致標準的社會公共資源。工業設計已經不再極度專注于形式美學和嚴格而又昂貴的技術應用,更多的是被超越產品設計本身的更關注于生存環境以及賦予生命群體更有品質、更有保證的生活內涵的新設計思維所替代。因而,工業設計已經成為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并將其應用在產品、系統、服務及體驗中的一種策略性解決問題的設計活動。
  
技達于道 設計師要對人負責
  而對于設計師而言,在創造性設計構思的同時就是在創建某種新的生活方式。那么,如何將某種道德觀、價值觀融入設計,讓其成為消費者與設計品之間溝通的橋梁,這體現了設計師良好的設計素養。
  如何才能做出好設計,西北工業大學教授余隋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做設計最重要的是先學樹人,設計師在掌握“技”的基礎上,要強化“道”的修養。古人有云“道由技進,技達于道”。從大的方面來說,要作對人類負責任的設計;從小的方面講,要作對得起自己的設計。使設計朝著所謂的綠色設計、可持續設計、健康設計、人性化設計等方向發展。
  其次,作為設計師要在精修自身專業的同時拓寬知識面,學會在浮躁中尋找靈感。未來的設計,將更多的考驗一個設計師的綜合設計能力,如何運用好現有的技術,預先解決人們未來生活中將會遇到的問題,這不僅考驗著一個設計師對創新體系的理解能力,還考驗著設計師對跨界知識的融合能力。設計師專業的精通深度就好比大樹的根,根深才可能葉茂,能力與事業才可能高大。設計師只有從寬廣的知識面中得到專業里難得的啟示,才有可能超越以往而有所創新。
  
站在未來定義現在 升華綜合設計能力
  那么,什么是設計師的最高境界?在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原會長朱燾看來,應該是“真善美”。
  朱燾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說道,工業設計是以人的真善美之心智,追求和創造人類的真善美。真,即真理、真實、科學、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善,即真誠、善良、愛心、友善;美,即美好、美麗、快樂、和諧。
  朱燾認為,好的設計要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發揮綜合集成、融合引領的作用;好設計要創造社會價值、經濟文化價值、創造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創造新型文明的生產方式;好設計要有助于人類可持續的生存和發展。具體來說,好的設計就是要解決消費者遇到的問題、創造消費者的潛在需求、不斷使新技術變成商品,使商品更人性化。
  朱燾指出,對于企業家來說,整合企業甚至是整合行業的集成創新設計能力,應該成為優秀企業家新的必備技能。過去作為一個企業經營者,最好的知識背景就是熟知企業管理知識,把企業規模增長和利潤提升作為首要任務。但是,今后如果成為杰出企業家,就需要以一種革命性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能夠駕馭企業為社會創造價值,進而,以價值主張引導一切轉變,這已經被定義為新的商業文明和企業家精神。而這種新的企業家精神考驗的就是企業家對企業戰略的綜合集成設計能力。
  正如許科敏強調的,創新發展要從以消化吸收為主的“逆向設計”轉向以原始創新、綜合集成為主的“正向設計”。而對于工業設計而言,作為新時代的創新模式,工業設計要積極圍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需求,以革命性的眼光看待世界,站在未來,定義現在,為社會創造價值。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