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環保監察持續性趨嚴,華北作為重點監控地區之一,各行各業環保"備戰"情緒與舉措有增無減。而以"煤-焦-化"產業發展為主的山西省,在環保監管大背景下,焦化限產舉措亦難以避免。
為切實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扭轉在全國重點區域排名靠后的不利局面,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按照省、市《大氣污染防治2018年行動計劃》要求,8月底臨汾市各級政府決定印發《臨汾市重點工業企業差異化錯峰生產管控方案》,將再度深入性的對市大氣污染防治展開行動。
就山西甲醇產業來看,該地涉及甲醇總產能500多萬噸,其中62%的量為焦爐氣制甲醇項目;且山西甲醇項目多分布在南部地區(除大同)。另臨汾、襄汾甲醇產能涉及約150多萬噸,該地貨物量多流入魯北、魯南為主,部分流入河南,且今年套利開啟良好下,區內部分貨階段性流入江浙一帶。
山西作為甲醇外銷型地區之一,該地定價對周邊相關市場傳導影響亦不同忽視。尤其,部分時段臨汾、襄汾一帶企業"靈活性"定價模式對魯北、魯南直接性影響較明顯,進而間接性傳導至西北部分片區。
現階段該市重點工業企業差異化錯峰生產管控背景下,據了解,9月初起臨汾、襄汾焦爐氣制甲醇項目開工影響明顯,部分限產幅度達50%,即兩條線項目僅一套運行。目前山西萬鑫達、光大、宏源等均有降負現象。另晉城一帶部分甲醇生產項目自7月中停車,至今未開,區內部分項目負荷亦一般;長治、呂梁一帶因環保監察,甲醇產出亦有牽制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0月"2+26"城市焦化限產逐步展開,且供暖季錯峰生產下,焦企限產30%-50%水平。然今年從整體的環保限產時間點來看,相關部門監控時間略提前一個月,且山西部分甲醇項目限產要求50%水平,可見監管力度、強度均有增加。
從甲醇市場運行來看,當前區內甲醇企業庫壓均不大,配合西北、山東及華中等周邊行情表現尚可,短期在限產推動下,該地甲醇行情亦表現相對堅挺;此外,后續限產監管力度、監管范圍變動仍顯密切關注。
圖1:華北地區甲醇貨物流向簡圖
表1:山西甲醇近日開工對比表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