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儀器網 政策法規】“徽文化”走過了歷史的長河,經歷漫長的歲月沉淀出了厚重的底蘊。如今,安徽也將繼續翻開生態文明建設的篇章,在其文化標簽中浸潤出“綠”底色。
![](http://img49.chem17.com/9/20180910/636721745647512848115.jpg)
安徽省不僅有“黃山歸來不看岳”的奇景,不僅有叢林疊翠的徽杭古道,不僅有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黃梅戲,還有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不一樣的故事。
2018年9月5日,安徽省在2017年度最嚴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結果中獲得“優秀”等級。這證明,安徽省在“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下,充分發揮了主動性和能動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方面,全面推行河長制,強化河湖管理體系;另一方面,收緊水污染監管,探索建立水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健全考核和問責制度。
說到水生態補償機制,安徽省從2012年就開始在財政部和生態環境部(原環保部)的指導下,與浙江省聯合展開了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兩輪試點。目前,安徽省已經形成了符合當地實情的多元化補償體系。
數據顯示,新安江水質已經能常年達到或優于地表水河流Ⅱ類標準,因此,“新安江模式”所積累的經驗也將成為向更多地區推廣的有益范本。安徽省在其中作出的貢獻有目共睹,從專項專用,到流域產業結構調整,再到流域綜合治理等等,不一而足。
據悉,安徽省水利廳和交通運輸廳近日已經宣布,將開展淮河岸線整治行動。該行動旨在排查環境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岸線生態修復,并且推動淮河岸線的資源保護以及水環境改善。整個行動分三個階段進行,預計明年4月底前完成。
這只是安徽省全面響應碧水保衛戰的縮影,一系列細化工作正在不斷完善中。在推進污染治理的過程中,安徽省針對固體廢棄物的秸稈問題給出了一攬子解決方案,也是印證全省加快攻堅克難的典型案例。
就目前來看,安徽省出臺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三年行動計劃,定下了:2020年,秸稈綜合利用率超90%的目標。從措施上來看,安徽省將加大秸稈綜合利用農機購置補貼力度,強化金融支持,并且落實與秸稈氣化、燃料化、飼料化、原料化、肥料化等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
還有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安徽省一直也很注重全省能源消費結構調整。不日前,安徽省發改委和住建廳才剛剛在對一項提案的回復中表示,未來安徽將重點在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公共建筑等領域推廣實施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于環境污染執法方面,安徽省的做法也毫不拖泥帶水。據悉,安徽省將加強散煤、餐飲經營戶、成品油的市場的準入管理,大力查處無照經營行為以及環境違法違規行為。為了更好地完成這項工作,各有關部門將展開密切合作。
8月31日,安徽省通過的《安徽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顯然完成了環境執法的加碼。方案要求,在全省范圍內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要立足實際情況,遵循“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原則,由易到難、穩妥有序地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
至此,安徽省構筑的環境保護網已經逐步趨于嚴密和精細,生態價值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