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近年來,北極環境發生著快速變化,如北極氣溫持續升高、北極海冰面積減少、中層海水增溫等。北極海洋最顯著的變化主要發生在上層海洋,它直接與海冰和大氣接觸,其變化與海冰減退及氣候變異直接相關,是冰—海—氣相互作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北極快速變化依然持續并不斷加速的背景下,監測上層海洋環境變化的需求變得異常迫切。
我國歷次北極科學考察都在夏季開展,很難獲得北極冬季的海洋、海冰和大氣數據。為彌補我國沒有北極冬季有關觀測數據的缺憾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發了北極海-冰-氣無人冰站觀測系統。日前,隨著第二套無人冰站觀測系統現場實時數據的準確回傳,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個用于觀測北極海洋、海冰、大氣相互作用的系統布放成功。
無人冰站是利用布放在冰上的無人值守觀測系統獲取觀測數據的技術
裝備,由海洋運動剖面觀測、大氣邊界層觀測、海冰觀測和上層海洋觀測4個子系統組成,用于觀測上層海洋季節變化及其對海冰生消的影響和天氣過程對海冰和上層海洋的影響。
在海冰快速減退背景下,大氣、海冰與上層海洋之間如何相互作用是全球極地海冰研究領域最為關心的科學難題。8月18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冰下溫鹽剖面儀在長期冰站作業期間布放。該設備可獲取冰下200米水文剖面數據,并實現冰下上層海洋水文環境長期連續觀測數據的實時傳輸。它的成功布放,標志著我國冰下上層海洋觀測邁上新臺階。
鑒于北極惡劣的調查環境和冰情條件,冰下海洋環境觀測尤其是冬季觀測非常困難。冰下溫鹽剖面儀以冰面為平臺,能有效避免惡劣環境干擾,實現長期、連續、穩定觀測。據悉,在明年的國際漂流冰站計劃綜合性航次中,我國將持續布放冰下溫鹽剖面儀。
作為世界上負責任的大國,我國加大北極科考力度,能更好地為人類認識和利用、保護北極做出貢獻。今后,我國的北極科學考察將進一步開拓新的業務領域,同時加強與國際合作,重點關注北極海冰融化、生物多樣性、海洋微塑料、海洋垃圾、海水酸化等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為人類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北極,做出中國貢獻。
(資料來源:中國海洋報,國土資源部,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