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在碳微球制備及其催化應用方面取得進展
作者: 2018年08月31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近日,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學寬團隊與山西大學教授楊恒權團隊合作,首次提出了以Pickering乳液為模板,基于表面活性劑乳滴限域空間組裝來制備內部結構豐富的碳微球的合成策略,并取得成功。碳微球
近日,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學寬團隊與山西大學教授楊恒權團隊合作,首次提出了以Pickering乳液為模板,基于表面活性劑乳滴限域空間組裝來制備內部結構豐富的碳微球的合成策略,并取得成功。碳微球由于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低的流體阻力、便于與反應系統分離等特點,在實際的工業應用中具有很大的優勢。尤其是具有多級或多區域內部結構的微球,不僅能顯著提高內部的傳質,更讓發生在其內部的化學過程的時空控制成為可能。因此,合成具有可控內部結構的碳微球受到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然而迄今為止,現存的方法都無法滿足在微米尺度上合成具有內部豐富結構的碳球。
面對這一挑戰,研究人員提出了全新的合成策略,并且通過改變合成參數來可控地調整微球內部結構,得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內部多結構的碳微球庫(圖1)。同時,研究人員通過對中間過程的捕捉以及根據乳滴限域空間內相變的理論基礎,提出了微球內部結構的演變機理(圖2,詳見文章相關內容)。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乳滴的限域效應,這種效應不僅影響了微球內部結構的變化,更提高了中孔結構的有序性。通過乙酰丙酸加氫反應,團隊人員驗證了這些內部結構豐富的微球在內部傳質和分離回收方面的優勢,突出了其在工程應用上的優越性。此外,該策略還能夠一步對碳微球進行N、Co功能化,所得催化劑在芳香硝基化合物選擇性加氫過程中展現了優異的活性、選擇性以及穩定性。上述研究結果為碳材料以及其他無機材料的合成研究開辟了新的視野,所揭示的形成機理以及乳滴限域效應為制備具有內部復雜結構的微球提供了一個通用的原理。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