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石化物資供應中心員工到廠家查看物資生產進度。 趙麗娜攝 料場堆滿了檢修鋼材。 趙麗娜攝
8月24日8時30分,大慶石化檢修物資對接會準時召開,從7月初開始,這樣的會議堅持每天召開,確保物資保供工作先于裝置停工全面啟動。
今年裝置大檢修是大慶石化煉油、化工、化肥全系統同步停工檢修,所需物資按時到貨是檢修順利進行的前提。大慶石化強化計劃、采購管理,狠抓儲運、質量過程控制,為“一次檢修保四年”提供強有力的物資支撐。
打有準備的保供戰役
如何起好步、開好頭,尤其是做好保供方案編制和組織落實是檢修的關鍵一環,也是對大慶石化物資保障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
與以往不同,大慶石化本次大檢修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改擴建,化工區脫瓶頸項目同步實施、深度融合,檢修涉及生產裝置69套、設備4.1483萬臺,超過百萬臺的物資需求量是歷史檢修期的3倍,壓力前所未有,任務異常艱巨。
為了做好檢修物資保供,大慶石化從去年就開始編制物資采購計劃,各二級單位和專業部門加強溝通協調,提報物資采購清單,去年3月完成“一稿計劃”;相隔月余,“二稿計劃”“補充計劃”相繼落地。至此,動靜設備、電器儀表等物資采購計劃完成檢修采購總計劃的90%。
物資供應中心逐項對接檢修項目,組織成本分析,突出重點項目與重點物資保供、長周期配件與材料采購方案逐一落實。5月末,基本完成長周期物資訂貨。
以大檢修為契機,大慶石化把平庫利庫作為保供優先考慮的措施,對倉儲物資進行“互聯”管理。使用單位對41個庫房、4個材料場、33大類涉及檢修及項目計劃的萬余項物資,與供貨單位面對面交流并當場確認,簡化領用流程,解決利庫難點。
建高效率的采購平臺
兩個月裝置大檢修不但沒有創造產值,固定費用每天都在發生,大慶石化爭分奪秒爭取提前完成檢修,早日開工。
物資供應中心對檢修所需設備、配件、材料等進行重點跟蹤,保證制造進度和運輸時間清晰、過程可控。隨著設備解體檢修,內部發現新問題而出現隱蔽計劃、應急計劃增多,僅8月份,就收到隱蔽及追加計劃40余份。物資供應中心領導帶隊前往沈陽、遼陽等地催交催運,確保換熱器、配件、特閥等關鍵設備及時到貨。
6月下旬,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中火炬改造的提報計劃單顯示,需采購840米焊接鋼管,8月中旬前到貨安裝。這種材質的鋼管生產周期長達4個月,無法如期交貨,物資供應中心及時與施工單位、供應商對接,對計劃提出替代方案,解決了物資供應的棘手問題。
從印度進口的加氫裂化項目8臺調節閥于去年完成國際招標,由于現場條件發生變化,閥門需要重新訂制。物資供應中心與對方多次洽談,對方同意從其他訂單中調配3臺定位器保證我方完成組裝。8月初,這批閥門通過“陸空陸”方式輾轉運抵大慶石化。
大慶石化通過計劃項目明確一級物資采購渠道,實現物資計劃網上編制、審核、上報。積極推進二級物資采購,對需求量大的物資采取多家供貨方式,針對特殊型號和材質的物資,積極聯系廠家爭取獨供生產,其中沈陽某標準件廠重新制訂排產計劃,105臺車床全部供給大慶石化,訂制生產了32萬套螺栓,最后一車2319套螺栓于8月21日運抵現場。
截至目前,物資供應中心完成48萬套螺栓、2.3萬個彎頭、1.5萬只閥門等物資采購,有力助推了檢修工作有序推進。
供保質量的檢修物資
“如遇送料、領料、服務等問題,請撥熱線電話直接聯系總庫領導。”臥里屯總庫辦公樓的自動玻璃門上,這則通知格外顯眼。
龍鳳總庫發放了35張崗位服務卡,管理人員每天至少接40個電話,對到貨物資進行溝通協調。這是物資供應中心完善聯系人制度,以最快速度協調物資出入料場和庫區,推出首問負責制的具體做法。
從7月份開始,各料場、庫區開始進入收發料高峰。40余萬平方米的臥里屯總庫料場組織有序,幾十臺吊車、小型車輛等被安全管理人員疏導到指定停車點,領料現場忙而不亂。保管人員自制了“四號定位”料簽,即通過“庫號、架號、層號、位號”,迅速掌握物料所在區域。
從選商到監造、驗收,大慶石化嚴把物資質量各關口,堅決不讓劣質產品進入檢修現場。對首次選用的供應商,實行駐廠監造、邊評價邊使用的原則;在物資入廠檢驗環節,組織公司主管部門、使用方、施工方、供貨方等9家單位進行聯合驗收,現場出具報告。
針對高溫高壓、臨氫等特殊工況下使用的物資,如新建9萬噸/年MTBE、22萬噸/年烷基化等裝置因設備材質特殊,除常規外觀檢測,還加入光譜檢測等手段,主材、輔材同步檢驗,確保抵運物資質量可靠。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