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儀器網 政策法規】8月28日,國家發布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任務》”)。《任務》將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基藥目錄的調整、藥品采集、互聯網醫療、短缺藥以及原料藥壟斷現象、抗癌藥降價等項目列為重點,努力實現人民群眾得實惠、醫務人員受鼓舞、投入保障可持續、健康事業得發展的目標。
從發布的文件來看,下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定會給醫藥企業和醫藥產業帶來不小的變化。而面對醫藥企業不斷更新和提高的需求、要求,以及社會各界對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期望,制藥機械企業也要在面臨挑戰的同時,做出更多的改變。
![](http://img50.chem17.com/9/20180829/636711393754662998855.jpg)
比如,《任務》提出:“開展國家藥品集中采購試點,明顯降低藥品價格。有序加快境外已上市新藥在境內上市審批。”這意味著國內醫藥企業不僅要面對本土競爭,還要應對國外企業的挑戰。受此影響,醫藥企業對制藥
機械設備的要求不僅會更為嚴格,先進設備的需求還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筆者了解到,一些制藥機械企業已經拋開傳統老舊的設備生產工作,展開對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研究和開發。新型的
機械設備甚至機器人將大大提高制藥生產效率和藥品安全性,從而為醫藥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就以當前較為火爆的機器人來說,它可以保證制藥生產高水平的準確性和一致性,還可用于協助醫藥企業識別不規范藥物甚至假冒、臨床造假的藥物,這將大大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再比如,《任務》還針對短缺藥以及原料藥壟斷的現象提出具體整治要求。“加強全國短缺藥品供應保障監測預警,建立短缺藥品及原料藥停產備案制度,合理確定儲備規模,完善儲備管理辦法,建立儲備目錄的動態調整機制。”
“建設國家、省兩級短缺藥品多源信息采集和供應業務協同應用平臺。將短缺藥供應保障能力提升項目列入重點。繼續實施臨床必需、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藥品定點生產試點工作,組織開展小品種藥(短缺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
從上述工作安排來看,一方面,國家保障短缺藥的供應,制藥機械企業將會迎來較大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整治原料藥壟斷現象,將給制藥機械企業尤其是與原料藥相關的設備企業帶來較大的挑戰。
對此,制藥機械企業需要盡快對產品進行升級、改造,從技術創新入手,研發生產高質量、節能環保型的設備產品,提高設備產品在醫藥企業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節能環保指標等,減輕醫藥企業使用和維護設備的負擔。
《任務》的發布不僅僅是國家針對醫藥產業、醫藥企業下半年的工作重點,還會對制藥機械企業帶來重要影響。簡而言之,制藥機械企業在下半年依然要面對各種挑戰,當然也會有更多市場機遇。
而若想在不斷加劇的市場競爭中以及更加嚴峻的生存環境中做出一番成績,制藥機械企業還要結合制藥工藝,苦下功夫,幫助醫藥企業降低質量風險和生產成本,提高創新水平,促進整個醫藥產業持久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