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九部委齊發聲!托底政策鞏固鋼市供給側改革成果
作者: 2018年08月29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2018年8月21日,商務部會同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生態環境部、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對鋼鐵企業支持措施的函》,目的是鞏固擴大供給側
2018年8月21日,商務部會同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生態環境部、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對鋼鐵企業支持措施的函》,目的是鞏固擴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構建促進鋼鐵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有關事項函告如下:
1、各地區、各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時應遵循公平、公開、透明的原則,嚴格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確保支持措施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
2、切實貫徹中央有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神和推動產業綠色發展要求,不得出臺支持違規新增產能的措施,以及阻礙不符合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標準的產能退出和“僵尸企業”出清的措施。
3、對鼓勵鋼鐵行業創新研發和技術進步的支持政策,應加強監督檢查和成果審計,確保政策資金專款專用。
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貿易政策合規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4〕29號)各項要求,認真做好貿易政策合規工作,不得提供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禁止的出口補貼和進口替代補貼,確保貿易政策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
該函告是鋼鐵業供給側改革成效維護的統一規范性文件
這一函告對于鋼鐵行業來說是供給側改革成效維護和延續的統一規范性文件,目的是營造一個更加公平、透明、規范的政策支持環境。函告雖然短短4條,但卻折射出國家統一規范各地區、各部門對于鋼鐵行業政策支持方向,避免地方政府或某一部門為了局部利益,出臺不利于鋼鐵行業整體發展的政策或措施,進而損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
產能控制仍是鋼鐵行業的重點
產能控制仍是鋼鐵行業的重點。嚴防違規新增產能、堅定不移按照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標準進行產能退出和“僵尸企業”出清仍將是行業控制產能的主要措施。7月份的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指出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和過剩產能壓減力度,嚴格執行質量、環保、能耗、安全等法規標準。2020年,河北省鋼鐵產能控制在2億噸以內。
通過有效控制新增產能,避免形成新一輪的鋼鐵產能擴張。目前鋼鐵行業新增產能必須嚴格按照2018年1月1日開始執行的《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進行等量或減量置換,但列入鋼鐵去產能任務的產能、享受獎補資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產能、“地條鋼”產能、落后產能、在確認置換前已拆除主體設備的產能、鑄造等非鋼鐵行業冶煉設備產能,不得用于置換。
技術創新推動我國鋼鐵產業結構升級
技術創新是實現鋼鐵產業實現自動化、信息化、高效化和集約化的必經之路和根本途徑。通過對鋼鐵行業的技術創新支持、監督及成果轉化,能夠提升鋼鐵技術創新能力,加快實現生產技術升級的速度,實現鋼鐵產業結構升級,提升我國鋼鐵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鋼鐵行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進出口貿易政策合規是避免貿易爭端的重要前提
根據WTO《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規定,只有政府實施的財政資助或任何形式收入或價格支持行為,或政府支配下的私人機構行為才構成補貼。《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規定的禁止性補貼主要以出口補貼和進口替代補貼為主。
通過規范各地區及各部門對于鋼鐵行業貿易政策,使其與WTO《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保持一致,避免鋼鐵行業遭受更多的反補貼調查。據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至今,其他國家和地區對我國鋼鐵行業發起50余起反補貼調查,其中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發起排前三位,占調查總量的72.5%。(來源:蘭格鋼鐵)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