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化學理事會(ACC)的數據顯示,價值16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面臨25%關稅的威脅,其中包括價值22億美元的化學品。
為了測試一種新型氟聚合物在美國的市場,日本大金公司(Daikin)的美國子公司一直從其在中國的工廠進口該材料。如果美國客戶對這種樹脂感興趣,大金公司計劃在其位于阿拉巴馬州迪凱特的工廠進行2億美元的擴張。
但美國準備對來自中國的氟聚合物和其他產品征收25%的進口關稅,這對大金的計劃構成了威脅。該公司表示:“如果沒有能力驗證我們產品的市場潛力,那么進行這項投資的信心將受到嚴重影響,直接影響到我們阿拉巴馬州工廠的未來生產和就業。”
該公司補充稱,擬議的關稅也將抑制大金(Daikin)馬薩諸塞州工廠的業務,該工廠將從中國進口的含氟彈性體加以復合。
在美國貿易代表(USTR)于7月25日(周三)舉行的公眾咨詢期間,大金是眾多幾乎一致反對對中國化學品和其他商品征收進口關稅的化學品進口商、出口商、生產商和行業協會之一。美國貿易代表(USTR)辦公室負責制定和協調國際貿易政策。
雖然出席會議或提交聲明的少數人對所謂針對中國不公平競爭的關稅保護表示歡迎,但大多數人都強調了中國作為供應商、主要市場或投資資金來源的重要性。
行業協會美國化學理事會(ACC)在提交聽證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不間斷地進入全球供應鏈和外國客戶市場對美國化學工業保持其競爭地位的能力至關重要。關稅增加了在美國開展業務的成本,并引發了美國貿易伙伴的破壞性報復行動。”
在美國政府考慮對去年從中國進口的價值160億美元的商品征收25%的關稅之際,此次公眾咨詢讓有關各方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在此之前,7月初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25%的關稅。幾周后,美國貿易代表將舉行另一場聽證會,討論對其他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10%的關稅的提議。
這些行動旨在誘使中國政府遏制美國認為不公平的工業和貿易行為。盡管7月初實施的關稅清單上幾乎沒有化學品,但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最近舉行的聽證會上討論的商品中,約有22億美元是化學品,包括聚氨酯等一些高容量材料。
貿易團體、公司和個人(大多來自化工行業)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提交了近700份意見書。對一些人來說,最令人擔心的是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將導致美國生產商在這個市場上失去競爭力。
ACC指出,2017年,中國進口了11%美國生產的塑料樹脂,價值32億美元。中國政府宣布對樹脂和其他產品征收25%的報復性關稅,如果美國16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繼續實施,此項關稅將會生效。ACC表示,這將會對美國生產商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其中一些生產商三分之一的海外銷售來自中國。
其他代表化工行業的貿易團體也對美國的出口表示擔憂。美國涂料協會指出,中國是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第三大出口市場。同樣,氟聚合物貿易聯盟警告說,美國與中國在聚四氟乙烯(PTFE)樹脂方面存在貿易順差,報復性關稅可能會導致逆差。
氟聚合物聯盟稱,即使美國對中國的氟聚合物出口下降,關稅升級仍可能損害國內用戶。該聯盟指出:“目前全球聚四氟乙烯和其他氟聚合物供應嚴重不足。中國是聚四氟乙烯樹脂和其他氟聚合物產品的重要來源國,因為中國占全球產能的一半以上。”
該聯盟指出,這些材料被美國醫療設備、廚具、密封件、電池、半導體加工設備和其他產品的生產商使用。而這些公司雇傭了數萬名員工。
美國提議對聚氨酯和特種異氰酸酯征收關稅,引發了一些意見。TimFetters在提交給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意見中指出:“使用從中國進口的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使我們客戶的成本降低了約20%.”Dowd
PPG工業公司(PPGIndustries)使用中國制造的HDI作為工業涂料原料。該公司聲稱,對HDI的擬議關稅將“嚴重損害”其利益及其客戶的利益。該公司表示,此舉將減少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并提高涂料價格。
中國聚氨酯化學品生產商萬華化學在美國的子公司,可能是PPG工業公司HDI的供應來源,反對對聚醚多元醇征收關稅。聚醚多元醇與異氰酸酯反應生成聚氨酯泡沫。
該公司稱,雖然美國的異氰酸酯生產商迫使客戶將異氰酸酯和多元醇捆綁在一起購買,但萬華沒有這樣的需求。萬華聲稱,限制進口中國的多元醇會增加使用這種材料為家用電器制造絕緣材料的美國公司的成本。
萬華進一步指出,該公司正考慮斥資12億美元,在路易斯安那州建立一家生產亞甲基二苯二異氰酸酯(一種用于絕緣和其他應用的關鍵異氰酸酯)的工廠。對聚氨酯化學品征收關稅,將阻礙該公司在建廠前在美國建立客戶群的努力,從而威脅到投資的可行性以及1000個計劃中的就業崗位。
少數美國化學品制造商宣稱對擬議中的關稅感到滿意。GalataChemicals(前身為化學品制造商Chemtura的一部分)在向USTR提交的意見中稱,中國不公平的產業政策損害了其有機錫穩定劑業務。在聚氯乙烯形成管道、窗壁和其他結構部件之前,穩定劑被添加到聚氯乙烯中。
該公司聲稱,中國政府在補貼其制造商的同時限制了錫的出口,錫是一種必要的原材料。加拉塔化工(Galata Chemicals)表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錫儲量,是世界上最大的錫生產國。
Galata指出,近年來,由于中國不公平定價的競爭,Galata失去了大量的業務和市場份額。
雖然錫穩定劑被列入了美國威脅要征收10%關稅的商品清單上,但Galata敦促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其列入征收25%關稅的名單。該公司說:“提高錫穩定劑的關稅將有助于消除中國的保護主義行為,政策和做法。”
聲稱為300萬家企業發言的美國商會(U.S.Chamber of Commerce)表示支持美國改變中國產業政策的努力,特別是在強制技術轉讓、侵犯
知識產權和政府任意干預方面。但它主張采取其他措施,而不是關稅,比如限制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的能力,以及更多的談判,以說服中國改變其投資方式。
ACC稱關稅是一種“鈍器”,無法“消除中國的行為,政策和做法。ACC稱,如果沒有關稅,美國化學工業的狀況會好得多,因為關稅會損害企業利益并抑制投資。”關稅成本將削弱我國行業的競爭力,并可能威脅到已宣布的化學工業項目中1940億美元資金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