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十年 不妨學學歐洲這些最新經驗
作者: 2018年08月23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據報道,今年是我國出臺“限塑令”十周年,然而,有調查報告顯示,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零售場所,執行“限塑令”的情況都不容樂觀。 塑料購物袋等傳統一次性塑料制品帶來的污染非但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隨著快遞
據報道,今年是我國出臺“限塑令”十周年,然而,有調查報告顯示,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零售場所,執行“限塑令”的情況都不容樂觀。
塑料購物袋等傳統一次性塑料制品帶來的污染非但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隨著快遞、外賣等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而愈演愈烈。
在這種情況下,以聚乳酸(PLA)為代表的“可降解塑料”方案被推出。但PLA并非解決之道,其降解需要自然界基本無法達到的50攝氏度以上高溫和一定濕度。
披著環保外衣的可降解塑料盲目投入市場,刺激消費者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裝,并對傳統塑料分類回收造成影響。另外,PLA使用玉米淀粉生產,而目前中國每年仍需進口數百萬噸玉米以滿足其他需求,可降解塑料產業的需求將加劇這一缺口。最重要的是,可降解塑料方案仍延續一次性塑料的消費模式,并非循環經濟下的可持續消費。
最近,歐盟委員會發布《歐洲循環經濟中的塑料戰略》,提出到2030年之前,歐盟市場上全部塑料包裝實現重復使用或循環再生。到2030年,歐盟市場上過半的塑料垃圾要被回收利用。
英國在其2018年1月公布的針對塑料包裝的規劃中,要求所有零售業小商戶塑料袋收費,推動大幅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德國在《防止和再生利用包裝廢物條例》中,則通過押金制度推動部分塑料制品的回收卓有成效。
歐盟地區歷來是國際社會環境政策的領導者和推動者。借鑒歐盟經驗,中國也應“升級”制定更為嚴格的“限塑令”。從中國自身來講,我們參考這些回收環節的成功經驗,但同時也不能忽視末端處理解決塑料垃圾問題的局限,而是應該通過政策、經濟杠桿推動產業調整和消費轉型,實現前端減量,對接國際標準。
目前,國家相關部門正在研究調整“限塑令”。今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正式向公眾征求意見,包括塑料袋在內的塑料生產、銷售、使用、回收等有望實現有法可依。這說明,在塑料垃圾危害上面,我國已有深刻認知,國家層面已經行動起來。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