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的壓力,安徽省統籌布局、加強調度,著力推進投資完成和重點項目建設,全省工業和技改投資運行逐步進入“增長中高速、質量中高端”的健康發展軌道。
工業和技改雙雙提速
從增速看,工業和技改雙雙提速。1~6月,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3.4%,比去年同期高1.2個百分點。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0.6%,比去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工業和技改投資增速分別比固定資產投資高1.6和8.8個百分點。
從行業看,
制造業投資結構不斷改善。上半年
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22.6%,高于工業技改投資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3.5個百分點。31個制造業行業大類中,有26個處于增長狀態。22個行業增速達到兩位數。高技術制造業中的醫藥制造業、鐵路傳播航空航天和其它運輸設備制造業保持較快增長,分別增長46.3%和84.5%,高耗能制造業中的有色和黑色金屬冶煉分別下降9.3%和3.1%,投資降幅繼續擴大。
從項目看,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加快。1~6月份實施重點億元以上技改項目979項,完成年度計劃的97.9%,其中新開工219項,已竣工76項,項目進度良好,快于去年同期。
16個市中15個市實現增長,11個市增速達到兩位數,蕪湖、淮南、馬鞍山、安慶、阜陽、宣城6個市增速超過30%。
今年以來保持較高增長速度。蕪湖、馬鞍山、淮南、淮北、亳州、安慶、宣城、阜陽、黃山等市投資增速穩定,始終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按照去年同期投資完成量測算,九個城市投資總量占安徽省投資的47%,有力支撐了全省技改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勢。這些99九個城市的投資之所以能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項目推進機制上的突破和創新。蕪湖市組織實施傳統產業技術改造“雙百工程”項目計劃。每年選擇100個重點企業,實施100個重點技術改造項目,作為引領全市技術改造的典型示范。馬鞍山市圍繞“項目建設年”重點推進工作任務,細化、落實項目謀劃與跟蹤推進工作方案,積極為項目可研編制、報批、資金籌措創造條件,形成了在推進工業項目中調研跟蹤一批、開發儲備一批、組織實施一批、竣工投產一批的良好循環格局。宣城市在項目建設上實施“兩推進兩改造”,引導企業進行投資改造。一是推進高端制造。加快推進中鼎新能源汽車用橡膠密封件、動力源電源系統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業項目。二是推進基礎能力提升。加快皖南電機低速大轉矩智能節能永磁驅動電機、小小科技精密碾鍛一次成型行星架等工業強基技術改造項目建設。三是實施一批企業信息化改造和傳統產業改造項目。
技改重點工作敲定
下半年,安徽省經信委將按照實施五大發展行動和推進制造強省建設的部署,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充分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加快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具體抓好四個方面工作:確保完成預期目標。繼續加強工業和技術改造投資的運行調度和監測分析。按照《關于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的通知》的要求,按照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工作原則,強化投資預期目標調度。在監測分析投資運行數據時,重點關注趨勢性預測、預警性分析和高質量發展相關指標完成情況。及時發現存在的傾向性、苗頭性和特殊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完成目標。
推進項目謀劃和調度。綜合運用日常調度、專項調度、通報督查等手段,強化精準調度,幫助協調解決重點項目各環節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推動項目建設;抓緊抓實項目謀劃摸排工作,統籌兼顧投資的短期效果和長期效果,動態管理項目庫,做到長短期項目兼顧。
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扎實推進《關于大規模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行動推進方案》實施。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新技術、新管理、新模式運用,努力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強勁動力。深入推進六大工程,推動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紡織、食品等傳統產業新一輪技術改造。
加大扶持和服務力度。轉變工作作風,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為企業技術改造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引導企業用好用足重大技術
裝備進口免稅、技術改造項目進口設備免稅、增值稅抵扣等各項優惠政策。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省有關規定,突出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簡化項目前期工作手續,進一步做好技術改造項目核準、備案工作,提高項目審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