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進口商正避開采購美國原油,因為擔心中國當局將美國石油排除在征稅清單之外的決定可能只是暫時性的。
湯森路透Eikon的船只追蹤數據顯示,自8月以來,沒有任何油輪從美國裝運石油并駛往中國。6月和7月時約為30萬桶/日。
過去幾個月,美國和中國陷入一場針鋒相對的貿易戰,但上周中國宣布對美國價值160億美元商品的最終征稅清單將原油剔除在外。
這一決定突顯出,美國作為一個全球主要產油國以及中國主要石油替代來源的重要性越來越大。
然而,中國買家擔心,在未來與美國的談判中,石油可能被用作籌碼,如果貿易爭端惡化,就有可能被加入征稅清單。
“因為美國原油需要數月時間...這是一種預防措施,以免在政府對美國原油征收關稅情況下出現任何恐慌拋售,”能源咨詢公司Wood Mackenzie研究主管Sushant Gupta稱。
中國一家煉油商的消息人士稱,該公司正在等等看事態發展,暫不對美國石油下新訂單。由于未授權對媒體發言,該消息人士不愿具名。
此前,中國主要石油進口商聯合石化本月稍早暫停進口美國原油。
另一位熟悉中國市場的石油消息人士表示,美國原油未列在關稅清單中,可能是為了讓已經約定的貨物“方便清關”。
“可能希望在沒有更多美國原油在途時實施,所以我認為這并不是對美國原油政治立場的逆轉,”該消息人士稱。
**目光投向別地**
據船運數據和交易商,為了替代美國原油,中國將目光轉向了中東、西非和拉美。
布蘭特和迪拜原油價差縮窄,使得將大西洋盆地石油運往亞洲能夠獲利,這就幫助中國得以從上述地區進口原油。周三,布蘭特和迪拜原油價差較一個月前的水平縮窄近一半至每桶1.63美元。
盡管中東、俄羅斯和西非是中國的最大石油供應國,但自2016年美國開放市場以來,其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全球供油國。
除了尋找美國原油的替代品這個短期問題外,中美貿易爭端還給經濟成長帶來風險。
“若兩國間的貿易爭端進一步加劇,明顯會構成重大的下行風險,并可能導致2019年石油需求增長進一步放緩,從而給油價帶來下行壓力, ”伍德麥肯茲的Gupta說道。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