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7日發布上半年機械工業運行情況,上半年行業經濟運行平穩向好的趨勢進一步鞏固,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超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產銷平穩增長、訂貨好于預期、投資有所改善,發展的內生動力增強。
增加值增速逐月提升。今年以來,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呈現逐月提升的趨勢,由1-2月的7%,一季度的7.6%,升至1-6月的8.4%.雖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但分別高于同期全國工業和
制造業1.7和1.5個百分點。
經濟效益穩定增長。1-6月機械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24萬億元,同比增長10.41%;實現利潤總額7615億元,同比增長6.73%.兩項指標均實現了穩定增長。但與上年相比,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分別回落了1.19和7.96個百分點。
上半年機械工業重點監測的120種主要產品中,產量同比增長的產品有76種,占比63%,比上年減少18種;產量同比下降的產品44種,占比37%,比上年增加19種。其中有14種產品產量由上年同比下降轉為同比增長,33種產品產量由上年增長轉為同比下降。
主要產品產量增長有如下特征:一是與民生消費市場關系密切的產品產量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如乘用車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2%和4.6%,制冷設備、電動叉車、手提電動工具等產量增長均超過10%.二是與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相關的產品延續了銷量上升的勢頭,如水質污染防治設備、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噪聲與振動控制設備等產量同比均超過20%.三是與智能制造產業相關的產品增長態勢良好,如工業自動調節儀表與控制系統、分析儀器及裝置、試驗機、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速在17%-42%.四是工程機械類產品在上年高基數的基礎上繼續高速增長,挖掘機增速達60%、裝載機、推土機、平地機和汽車起重機產量也超過30%.五是為整機服務的各類零配件類產品普遍增長,液壓元件、模具產量增速在20%左右,軸承、閥門、氣動元件、鍛件產量增速在10%左右。
產量同比下降的產品主要為農業
機械設備、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等前些年增長較快的產品。
經歷了兩年多的低迷后,2018年以來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出現恢復性增長。上半年機械工業主要涉及的四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中,專用設備制造、汽車
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三個行業大類投資增速分別為10.3%、8.5%和8.5%,高于同期全社會(6%)和制造業(6.8%)投資增速,通用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5.7%.據海關統計,1-6月全國機電產品出口6867億美元,同比增長14.9%;其中
機械設備出口2080億美元,同比增長17.1%,運輸工具出口603億美元,同比增長16%,儀器儀表出口343億美元,同比增長4.2%. 1-6月全國機電產品進口4557億美元,同比增長19.7%,其中機械設備進口996億美元,同比增長25.9%,運輸工具進口512億美元,同比增長6.9%,儀器儀表進口493億美元,同比增長8.5%.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預計全年石化通用行業將會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石化通用設備行業作為機械工業第三大行業,相關各行業經濟形勢趨好,特別是高耗能領域節能政策趨緊為行業帶來了技術改造市場需求。此外國際油價上升帶動行業投資趨向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