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每年夏季,國內鋼市均會進入傳統“淡季”,鋼材價格走弱,但今年鋼市在7月份上演淡季不淡的行情,鋼價不斷走強,目前進入8月后還仍未有見頂跡象。8月7日中午收盤,上海期螺主力合約價格收報4236元,再漲1.53%,早些時候一度觸及2013年2月以來最高的4266元。時值盛夏,為何鋼價強勢上漲?近期環保政策與基建投資兩大層面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環保面——
上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正式發布,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方案對鋼鐵、焦化、鑄造行業實施部分錯峰生產。其中,天津、石家莊、唐山、邯鄲、邢臺、安陽等重點城市,采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其他城市限產比例不得低于30%,由省級政府統籌制定實施方案;限產計量以高爐生產能力計,配套燒結、焦爐等設備同步停限產,采用企業實際用電量核實。
與去年相比限產城市有所增加,鋼鐵產能限產50%的重點城市新增了天津和邢臺,其二是限產比例 更加明確,同時限產計量標準,除維持以高爐生產能力計,增加配套燒結、焦爐等設備同步停限產要求;增加了環保達標免錯峰,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和大宗物 料及產品運輸等全面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可不予錯峰,但橙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仍需限產50%,僅部分生產工序和環節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仍納入錯峰生產實施方案,按照排放績效水平實施差異化錯峰。簡單來說,總體較去年又上升了一個級別。
市場解讀:環保限產疊加基建投資回升 近期國內鋼市行情火熱
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圍繞“補短板增后勁惠民生”推動有效投資之后,多地相繼召開重點項目投資工作推進會,不少省份很快發布了補短板的一攬子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其中包括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還有湖南、陜西和河南省的重點城市等。
據華夏時報,李克強總理7月26日在山南市川藏鐵路拉林段施工現場考察時強調,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要加快補齊這個短板,被業界視為全國基建投資加快的最強烈信號。
國家鼓勵重點項目投資的信號很快得到市場的響應。8月7日消息,中國鐵路總公司表示2018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將重返8000億元以上。據悉,2018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原計劃安排7320億元,其中國家鐵路7020億元,這是自2014年以來計劃投資額最低的一年。
另一方面,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分會行業統計數據,7月份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11123臺,同比上升45.3%。這從側面反映出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正在加快,帶動了工程機械行業的火熱。
小結:近期火爆行情再次席卷黑色系,螺紋鋼、熱卷、焦炭等期貨價格迭創階段新高,一方面由于環保限產政策頻發提振市場情緒,另一方面 是今年“淡季不淡”的需求驅動。正是由于下半年的供給端受到環保政策而產生收緊預期,而下半年的需求端表現出加速發展狀態,供需端均利好鋼價上漲,讓鋼市 在7-8月份走出一波強勢行情。(來源:世界鋼鐵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