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 7月25日,遼陽石化遼鲅線增輸汽油末站改造項目對3條輸油管線水聯運流程進行了逐條梳理,全力保障俄油加工優化增效改造項目成品油后路暢通。
遼鲅線增輸汽油末站改造利用已建營口鲅魚圈成品油管道工程,使成品油通過撫錦線輸送至中原地區,并通過遼鲅線輸送至鲅魚圈港,下海后調配到東部沿海地區或出口國外市場,從而拓寬油品輸送渠道,更加靈活地調整成品油管網系統。
“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投資方向以及國家開發戰略,項目建成投產后,將開辟遼陽石化成品油管輸更大的空間。”遼陽石化科技與規劃發展處一位專業人士說。
遼陽石化發力供給側調結構、把存量盤活變增量、向價值鏈高端躍升的計劃遠不止這一個。去年至今,遼陽石化優化發展煉油、芳烴、烯烴、聚酯、尼龍五條生產線,持續推動煉化業務轉型升級,勢頭迅猛、全面開花。去年5月,遼陽石化通過對煉油線加氫裂化裝置實施減產柴油增產石腦油的改造,不僅使柴汽油比同比降低1.34,還實現了資源向化工的結構性轉移。今年上半年,遼陽石化繼續瞄準供給側需求和控煉油、增化工重點,通過對煉油線上350常減壓裝置重新投運、對5萬噸脫硫裝置改造和對芳烴線PX裝置擴產能,深入挖掘裝置潛力,解決了一、二次加工負荷不配套問題,持續擴大了經濟總量。
在發力供給側、精準調結構的進程中,遼陽石化針對烯烴線聚乙烯裝置年產能小、產品結構單一的不利形勢,不拼規模拼特色,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向研發生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專用料高效產品用勁,一舉填補了中國石油在此產品生產領域的空白。6月3日,從山東省一家生產管材的企業傳來喜訊,他們使用遼陽石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專用料制造出的UHMWPE管材,在國家質量標準體系監測下,考核指標100%合格,堪比同類進口產品。
遼陽石化盤活停產多年的聚酯線,去年以來相繼研發生產出BG60膜聚酯、PETG共聚酯等新產品。BG60膜聚酯僅用9個月市場占有率便達到60%;PETG共聚酯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為國內首家、全球第三家生產商。
作為實現煉化業務轉型升級和向價值鏈高端躍升的重要組成部分,遼陽石化的俄油加工優化增效改造項目現已進入聯動與投料試車階段,正朝著9月30日投產穩健推進。屆時,實現煉油與化工全產業鏈效益最大化的目標指日可待。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