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食品檢測技術作為衡量食品是否安全的手段之一,在食品安全的保障體系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發展迅速,在食品檢測方面應用較為成熟。目前,常見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有以下幾種。
色譜分析法
色譜分析法又稱色譜法、色譜分析、層析法,是一種分離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常見的色譜法有。
在食品安全檢測中,色譜法普遍使用,已成為食品檢測中的常用方法。其中,氣相色譜法可以用于農藥及其藥物殘留檢測分析,可以檢測食品中、面粉中添加劑的含量。用薄層色譜法對不同來源的動物性和植物性蛋白水解后產生不同的氨基酸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有助于解決蛋白質的結構和食品營養問題。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具有高壓、高效、高靈敏度、分析速度快、載流速度快等特點。高沸點、高分子量的穩定或不穩定化合物,這類物質占有機物總數的80%,因此高效液相色譜法應用更加廣泛。
光譜分析法
光譜分析法是利用物質發射、吸收電磁輻射以及物質與電磁輻射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方法,通過輻射能與物質組成和結構之間的內在聯系及表現形式,以光譜測量為基礎形成的方法。
光譜分析是一種無損的快速檢測技術,分析成本低。其中,拉曼光譜、紅外光譜、近紅外光譜以及熒光光譜等在食品安全檢測中應用較為廣泛。
酶聯免疫法
酶聯免疫法是進行蛋白質水平的檢測,是在免疫酶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免疫測定技術,包括雙抗體夾心法、雙位點一步法、間接法測抗體、競爭法、捕獲法測IgM抗體、應用親和素及生物素的ELISA等測定方法和類型。
酶聯免疫法對儀器設備要求不高,具有測定成本低,方法快速、簡便,試劑保存時間較長,自動化程度高,無放射性同位素污染的優勢,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檢測的重演性問題、特異性問題、結合物制備的標準化以及療效的考核方面都有明顯的不足。
轉基因食品檢測技術
轉基因食品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性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們所需要的目標轉變的食品。轉基因食品因價格利潤空間大,受到商家的青睞,2017年,全球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已達到1.90億公頃。
但同時,轉基因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和社會生態問題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焦點問題。轉基因食品的檢測技術,一般有在蛋白質水平、核酸水平的檢測技術以及基因芯片檢測技術。
分子印跡技術
分子印跡技術是1975年由Southern提出的,原理就是將各種生物大分子從凝膠轉移到一種固定基質上的過程,己廣泛用于DNA、RNA、蛋白質的檢測。分子印跡技術包括共價鍵法(預組裝方式)和非共價鍵法(自組裝方式)兩類,具有良好的記憶性、識別性和選擇性。
分子印跡技術可以克服樣品復雜、繁多、處理工序繁雜等情況,可以準確選定目標,進行樣品的采集和富集,涉及化學、高分子、生物、材料等多學科,主要用于化學仿生傳感器、模擬抗體、模擬酶催化、膜分離技術、對映體和位置異構體的分離、固相提取、臨床藥物分析等領域。
基因芯片檢測技術
基因芯片檢測技術靈敏度高、效率高、特異性好,對于其他多位點突變的藥物代謝酶基因,完全可以實現高通量檢測。基因芯片檢測系統主要由光纖光譜儀、控溫器和x-y掃描平臺組成,可以完成FITC標記的靶基因、非標記的靶基因,可以快速檢測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和轉基因成分,是一種先進新型的檢測轉基因食品的方法。
(原文標題: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發展迅速 在食品安全保障中占據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