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鐵礦石供需出現邊際好轉的可能性不大。微觀上看,環保舉措的影響由京津冀向全國擴大,力度進一步加強,鋼廠鐵礦石日耗繼續提升空間有 限,且四季度的采暖季限產或使日耗低于去年同期。此外,內礦供應減少已是必然,但巴西礦發貨量有望提高,全年看總量供給預計持平,但力拓PB粉的優化、巴 西減少低品礦產量,均表明未來高品優質資源供應增加將成為趨勢。宏觀上,從鋼材需求角度看,房地產調控繼續加強,而房企資金壓力持續增加,使項目施工周期 有逐步拉長趨勢,單位時間內鋼材需求將逐漸減少,最終使鋼材盈利收窄,對鐵礦石需求降低。
進入2018年,環保督查力度在度加強,導致國產礦產量一直未能釋放。同時,經過多年開采,加之環保影響,多數礦山轉入井下,成本大增的同時價 格卻大幅回落,因此部分礦山相繼停產。對于下半年,價格低迷使國產礦供給仍難有較大回升。根據Bloomberg數據,預計2018年國產精礦產量將減少 500萬噸至2.28億噸,緩解鐵礦石供給壓力。
數據顯示,2018年1-5月鐵礦石報關進口總量微增0.6%。從Bloomberg海運數據看,實際船運量出現回落,而國產礦產量明顯回落, 也成為巴西礦供給偏緊的重要原因。對于下半年,主流礦山仍將帶來一部分增量,且品位相應提高,而包括印度礦在內的中小礦山船運量預計難有提升,同時國產礦 產量受制于環保及開采成本釋放空間相對有限,因此供給端穩中提升趨勢不變,但邊際壓力將會減小。
需求方面,2018年上半年,鐵礦石需求長時間處于被壓制的狀態,1-5月國內生鐵產量累計值為30558.6萬噸,同比增加1.7%,相較 2017年5.2%的增幅明顯收窄。單月看,5月同比大增7.3%,較1-2月的-0.2%出現較大幅度回升,或預示限產影響有所減弱。
此外,1-3月北方“2+26”城市采暖季限產下,高爐開工率和產能利用率持續低迷,至3月18日兩者已降至近三年低點。隨后隨著采暖季限產的 結束,復產高爐逐步增加。不過,由于部分地區采暖季延長及天氣污染較為嚴重等多因素影響,以唐山、邯鄲、武安為主的多地限產力度絲毫未能減弱,高爐開工率 雖穩步回升,但顯著低于2017年、2016年同期水平。3月中旬至6月初,Mysteel樣本鋼廠高爐開工率由62.02%升至71.82%,同比降幅 則由13.81%收窄至4.42%,產能利用率同樣由71.16%增至80.65%,而旬度生鐵產量則由3月上旬的178.75萬噸增加至5月中旬 201.35萬噸,增幅為12.6%,生鐵產量已高于2017年,表明在高爐開工受到抑制的情況下,鋼廠通過入爐品位的調節、廢鋼的利用等多種手段來增加 生鐵產出,進而實現利潤最大化。(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