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對石化業影響分析之一
作者: 2018年07月30日 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數月來,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成為全球關注熱點。作為中美貿易的重點領域,能源和化工行業已被置于戰火之中。不斷升級的中美貿易戰,對能源和化工行業影響幾何?哪些子行業受波及更大?相關企業又該如何應對?即日起
數月來,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成為全球關注熱點。作為中美貿易的重點領域,能源和化工行業已被置于戰火之中。不斷升級的中美貿易戰,對能源和化工行業影響幾何?哪些子行業受波及更大?相關企業又該如何應對?即日起,本報將推出《中美貿易戰對石化業影響分析》系列述評文章,期待讓讀者對中美貿易戰下的石化行業發展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統計,美國對中國擬加征關稅產品中,第一批340億美元清單中化工相關產品很少,僅包括部分輪胎及橡膠制品(應用于飛機),其余多為間接涉及,如汽車、半導體、電池等;第二批160億美元清單中,涉及化工產品有所增加,主要包括潤滑油及添加劑、聚乙烯、聚丙烯、聚異丁烯、聚苯乙烯、SAN、ABS共聚物、PVC、POM、PMMA、PTFE、含氟聚合物、PVA、聚酯、樹脂等。
而中國公布的關稅清單中,第二批約160億美元產品基本上全為石化化工相關產品,包括煤炭、原油、芳烴、酚類、油品等基礎能源產品,C3產業鏈的丙烷、丙烯腈、丙烯酸聚合物,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PA66、PA6、環氧樹脂、聚醚等塑料及聚酯產品,黏合劑,有機硅,潤滑劑,活性劑,貴金屬催化劑,部分殺蟲劑等專用化學品。
美國7月10日最新公布的2000億美元擬加征關稅清單,更是幾乎覆蓋了化工上下游全產業鏈產品。
處在中美貿易戰風暴中心,能源和化工行業面臨著新考驗。對此,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從中美石化貿易額來看,2017年為476億美元,占我國石化進出口總額的8.1%。初步分析,貿易戰對中國石化產業近期影響不明顯、直接影響不大,但間接影響和中遠期影響不容忽視,對液化天然氣、丙烷以及部分上游能源產品和家具、機械、通信、輕工、紡織等下游產品造成的影響有可能傳導至行業。 針對當前中美石化貿易結構問題,記者采訪了石化聯合會副秘書長兼國際合作部主任龐廣廉。他介紹,中美石化行業存在產業結構差異,中國石化產業以加工貿易為主,能源稟賦導致行業原材料更為依賴進口,出口貿易則多為服裝、塑料制品、鞋類、輪胎等低利潤商品;美國則以出口原油及基礎化學原料和高端化工品為主。此前,石化聯合會已經圍繞中美貿易戰對我國石化行業的影響做了較為系統的整理分析,并編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呈送給了政府相關部門。 貿易戰打響之后,不少化工行業人士對我國化工產品出口美國的前景及競爭力表示擔憂。對此,龐廣廉指出,中國化工產品出口美國的數量不太大,加上人民幣貶值產生的部分平抑作用,出口方面總體影響有限。不過,橡膠制品、部分無機鹽等與美國貿易數量較多的化工子行業受影響會較多,產品銷往美國市場的道路必然更加坎坷。
石化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主任祝昉也表示,目前來看對行業和直接影響不是很明顯,涉及的化工產品雖然覆蓋了全產業鏈,但出口量不大,且外資產品較多。而且,我國出口美國的多為低端化工產品,附加值較低。但長遠來看,中美貿易摩擦對行業的間接影響會很大,且具有一定滯后性。從美國的擬加征關稅清單來看,我國出口至美國量較大的家具、工程設備、玩具、紡織等都和化工息息相關。一旦下游產品進出口出現問題,將反過來波及上游的化工行業。
相比出口,我國從美國進口的能源和高端化工產品較多,進口產品的價格上漲和渠道轉移對國內市場的影響更受關注。
對此,龐廣廉分析,美國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的競爭力非常強,也是我國重要的能源產品來源之一。近年來,我國從美國進口原油、LNG等產品的數量還在快速增加。因此,能源是雙方采取措施的重點領域,如果大量能源產品被加入到我國政府的反制措施中,那么國內采購企業就需要更多將目標轉向別的國家,比如中東地區、俄羅斯等。短時間內,這會對企業的采購成本和渠道選擇造成不小影響。一方面,我國采購企業需要迅速找到原料供應的理想替代者,并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的情況下確保產品質量、數量;另一方面,其他能源供應國家的企業很有可能會借機提價,增加我方采購成本。
龐廣廉還提醒,要注意中美貿易摩擦對國內乙醇和丙烷等項目的影響。乙醇方面,近年來中國從美國進口乙醇大量增加,而我國在之前提出的反制措施中就包括乙醇。也就是說,我國從美國進口乙醇關稅將進一步增加,而此前關稅就已經很高。“這樣一來,國內從美國進口乙醇的路子幾乎就堵上了,這對國內乙醇項目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龐廣廉告訴記者。
據悉,美國是當今全球最大的燃料乙醇出口國。此前,中美在乙醇方面交投火爆,2017年開始中國對美國乙醇加征關稅30%。但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即便關稅增高,美國乙醇產品價格仍然比較有吸引力。今年4月份,我國公布將對自美國進口的乙醇加征15%的關稅,作為對美國向中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的回應舉措之一。關稅的進一步提高,讓從何處進口乙醇來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內需求成為行業熱議話題。龐廣廉認為,巴西乙醇有可能是未來的一個選項,但其價格、產量等是否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還需進一步考量。
丙烷方面,丙烷脫氫(PDH)項目是近年來投資熱點之一。PDH裝置對原料丙烷的純度要求非常高,我國相關資源相對匱乏,一些國產丙烷質量無法滿足PDH工藝要求。
因此,國內建設的PDH裝置多依靠進口液化丙烷。最近3年,中東和北美貨源大約占據了中國80%~95%的丙烷進口量。龐廣廉分析,中美貿易摩擦很可能對一些慣有渠道造成沖擊,那些從美國采購原料的企業生產成本可能會上升。但總體來說,我國丙烷原料進口方面的可選國別還是比較多的。
鏈接
4月3日,美貿易代表公布對華301調查征稅建議清單,涉及我約500億美元出口,建議稅率為25%。
4月4日,中國商務部回應:將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汽車、化工品、飛機等106項進口商品對等采取加征關稅措施,稅率為25%,涉及進口金額約500億美元。
4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考慮對1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6月15日,美國政府宣布將對原產于中國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的進口關稅,其中對約34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加征關稅措施于7月6日實施,對其余約160億美元商品的加征關稅措施進一步征求意見。
6月16日凌晨,中國商務部回應: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汽車等進口商品對等采取加征關稅措施,稅率為25%,涉及進口金額約340億美元,2018年7月6日起生效。同時,中方擬對自美進口的化工品等商品加征25%的進口關稅,涉及進口金額約160億美元。
7月10日,特朗普政府列出了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擬征收10%關稅的清單。
7月11日,中國商務部回應:中國政府將一如既往,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制。
7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準備對進口自中國的5000億美元商品征收關稅。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